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胫侧籽骨位置对足母外翻矫形手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胫侧籽骨位置对足母外翻矫形手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胫侧籽骨位置(tibial sesamoid position,TSP)对[足母]外翻矫正术后跖趾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接受[足母]外翻矫形术患者300例,并术后随访2年。通过手术前后患足负重下的前后位x射线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TSP、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和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的改变。通过对术后TSP分级进行患者分组,比较正常型TSP(I~IV级)患者与异常型TSP(V—VII级)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AOFAS[足母]趾跖趾关节评分(AOFAS Hallux Metatarsophalangeal—Interphalangeal Scale)的差异性,并通过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足母]外翻矫形术后跖趾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SP比例,异常型术前85.0%,术后24.3%(P〈0.001)。HVA角度:术前(30.8±10.8)°,术后(13.6±7.4)°,(P〈0.001).IMA:术前(14.3±4.0)°术后(7.9±3.5)°,(P〈0.001)。VAS评分,正常型术前(5.5±2.0)分、术后6个月(0.8±0.5)分、术后2年(0.5±0.5)分;异常型术前(5.8±2.5)分、术后6个月(2.0±1.3)分、术后2年(2.0±0.8)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2年,正常型TS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异常型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AOFAS评分,正常型术前(56±5)分、术后6个月(80±4)分、术后2年(87±2)分;异常型术前(55±7)分、术后6个月(72±5)分、术后2年(76±2)分,术后6个月和术后2年,正常型TSP组的AOFAS评分均分别低于异常型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术后异常型TSP是影响术后跖趾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74,95%CI:1.706—2.211,P〈0.001).结论外翻矫形术后TSP分级对[足母]外翻患者术后跖趾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TSP分级为I—IV级的患者术后跖趾关节功能恢复优于V~VII级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