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全科医学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FG者60例(非肥胖即C1亚组28例,肥胖即C2亚组3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142例(非肥胖即N1亚组75例,肥胖即N2亚组67例)做比较,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微量清蛋白(MUA),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 I-IFG与糖耐量正常者比较,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2亚组与N2亚组比较EDD、EID和M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及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1亚组与N1亚组比较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应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及胰岛分泌功能等指标.结论 I-IFG肥胖者以大血管内皮改变为主,同时有微血管内皮改变;非肥胖者以微血管内皮改变为主.糖尿病家族史和代谢性因素诸如肥胖、血压增高、脂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和胰岛功能的改变等是I-IFG者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第34期|4044-40484061|共6页
  • 作者单位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350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49.14;
  •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肥胖; 内皮功能; 危险因素; 代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