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全科护理》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推进,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步增大,于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及配套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制度的限制,使得这些农民的黏土性很强。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绝大多数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这就造成多数情况下是夫妻一方外出而另一方留守家中的情形。段塔丽[1]调查发现,妻子留守家庭的占90%左右。由此,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妇女。2000年我国留守妇女总数为1302.4万人[2]。到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4310万人[3],2005年则为4700万人[4]。农村留守妇女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并有缓慢增长的趋势。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各种生活困扰及精神失落无助,使其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因此,探讨如何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