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现状及疗效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现状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3种口服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比较3种口服抗凝药物分别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接受华法林(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其中一种抗凝药物治疗的68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比例及应用人群特点。在上述患者中选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一步随访,通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华法林(华法林亚组)、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酯亚组)、利伐沙班(利伐沙班亚组)3个亚组患者缺血性卒中/体循环栓塞、全因死亡、严重出血等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2.4%、12.0%和5.6%。达比加群酯组和利伐沙班组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3分及以上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华法林组,而既往存在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比例低于华法林组。在接受随访的44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8.7%、38.4%、12.9%。达比加群酯亚组及利伐沙班亚组患者缺血性卒中/体循环栓塞、全因死亡及严重出血发生风险较华法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仍以华法林为主,而栓塞和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华法林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