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治疗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 方法:2011-02 至 2015-05 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治疗 80 例PDA 患者,平均年龄为(17.5±17.1)岁;其中女性 63 例(占78.8%),男性 17 例(21.3%).术中用肝素量为 80 U/kg.PDA 直径为 4 mm(2~18 mm),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2 mm(6~30 mm).14 例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12 例术后第 2 天血小板计数减少 19% 以上,全部发生于直径 14 mm 以上封堵器,PDA直径为 10 mm(6~18 mm),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8 mm(14~30 mm).封堵后第 2 d 全部血小板减少,其中 9 例(64%)降至 100×109/L 以下,相对数为(45±23)%(7%~86%),绝对数为(92±66)×109/L(36×109/L^191×109/L),封堵后第 3 天 13 例(93%)患者血小板绝对数降至 100×109/L 以下.选取直径大于 14 mm 的封堵器为切点诊断严重血小板减少,其敏感度为 100%,特异度为 68%,阳性预测值为 40%,阴性预测值为 100%.若联合封堵器术后第 2 天复查血液分析,以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减少 10% 以上为切点诊断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其敏感度为 93%,特异度为 67%,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 93%.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第s1期|156-157|共2页
  • 作者

    张坡; 朱鲜阳; 王琦光;

  •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先心病内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肿瘤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