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钱币》 >明清之际台湾地区“番银”的通行——兼论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之际台湾地区“番银”的通行——兼论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

一绪论清代台湾地区的“番银”又泛称本洋、双柱、柱洋、佛洋、佛头、佛面、佛银、佛面银、佛头银等,本质既有西班牙银元,也有荷兰里尔币,为一种银质硬币通货。此银元于明清之际通过国际贸易,逐步流入东亚各地,是最具代表性的商贸交易银币之一。由“番银”字面析之,不难理解是指当时洋人所用钱币;但于明清之际的台湾地区同时也具备特殊文化意涵[1],泛称台湾地区原住民(平埔族)习惯通行之货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