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病理库中搜集所有行手术治疗切除子宫的内膜癌标本共120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标记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PMS2和MSH6,检测其表达水平,以(+)和(-)记录各抗体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标记PD-L1蛋白,以(+)和(-)记录抗体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微卫星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MSI 40例,MSS 80例,分别占总数的33.3%、66.7%.MSI和MSS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免疫及肿瘤细胞PD-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42.5%,明显高于MSS患者的26.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PD-L1表达显著相关(P<0.05).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0.0%(20/40)、73.8%(59/80)、65.8%(79/120).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会上调子宫内膜癌组织、免疫及肿瘤细胞PD-L1表达,可以作为PD-1/PD-L1途径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生物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