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伤》 >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摘要

目的:探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 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将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 例;年龄50~75(59.63±8.08)岁;骨折按照AO 分型,A2 型25 例,A3 型5 例;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对照组男11 例,女19 例;年龄52~76(59.77±8.03)岁;按照AO 分型,A2 型24 例,A3 型6 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情况,并采用改良Green 和O'Brien 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3(11.90±0.80)个月;拆除夹板时间42~60(50.20±4.94)d,拆除夹板后X 线片显示所有骨折骨性愈合,关节面平整.观察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7±1.16)mm、(12.83±3.25)°、(-21.17±3.36)°,治疗8周后分别为(10.10±1.75)mm、(24.30±3.16)°、(9.40±2.13)°;对照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0±1.43)mm、(12.83±3.10)°、(-21.50±3.38)°,治疗8周后分别为(8.90±1.24)mm、(21.20±2.91)°、(6.16±2.94)°;治疗前两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观察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改良Green 和0'Brien腕关节评分(90.97±7.92)分与对照组(84.77±9.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5);其中观察组优18例,良10例,可2例;对照组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比传统手法牵引复位固定更具优越性,牵引稳定可靠,复位效果好,并能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