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LBP、sTM和EVLWI的影响

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LBP、sTM和EVLWI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0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早期俯卧位通气进行护理,观察组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早期俯卧位通气护理,采用呼吸机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力学指标(肺容积、静态顺应性和气道峰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R、MAP、R_(max)。采用RT-PCR法检测LBP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TM水平。采用经肺热稀释法测定EVLWI。结果观察组肺容积、静态顺应性、气道峰压、SpO_(2)、PaO_(2)、PaO_(2)/Fi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9.919、14.380、18.802、5.869、4.650、9.209,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较高(t=5.367,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t=7.189,P<0.05);观察组LBP、sTM和EVLWI值显著较低(t=27.873、63.287、5.450,P<0.05)。结论基于FMEA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情况,肺换气功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会产生影响,同时还能提升舒适度,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LBP、sTM和EVLWI值,改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