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饲料》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的影响

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NSP)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5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或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强饲饲料,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结果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不可溶性NSP(INSP)、可溶性NSP(SNSP)以及总NSP(TNSP)的真代谢率.加酶后,玉米、玉米胚芽粕、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饲料及DDGS(国产)中的INSP真代谢率较加酶前显著提高(P<0.05),玉米、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粉(江苏徐州、吉林松原)、玉米蛋白饲料、DDGS(国产、进口)和玉米糖渣(山东沛县)的SNSP真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就TNSP而言,加酶后,玉米、喷浆玉米皮(山东济宁)、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粉(吉林松原)、玉米蛋白饲料、DDGS(国产)和玉米糖渣(山东沛县、江苏徐州)的TNSP真代谢率较加酶前分别提高了25.94%(P<0.001)、16.90%(P<0.05)、15.24%(P<0.05)、13.02%(P<0.01)、27.05%(P<0.05)、17.36%(P<0.01)、12.70%(P<0.01)以及13.87%(P<0.05).由此可知,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改善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饲料》 |2017年第8期|39-42|共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 410131;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 41013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 410131;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湖南长沙 410131;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饲料营养价值;
  •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玉米加工副产品;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不溶性非淀粉多糖; 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 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