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美术学报》 >抗战时期中日铁路叙事与图像宣传:从胡一川“破路”出发

抗战时期中日铁路叙事与图像宣传:从胡一川“破路”出发

         

摘要

1931年以后,日本在中国大规模建设铁路,铁路既是日本运输军队和物资的交通线,也被视为日本东亚“建设”成就的证明。在日本主导的宣传图像里,高速行驶的火车被塑造为时代进步的象征。相反,中国方面的战争目标之一是摧毁日本修建的铁路。在木刻版画和摄影图像里,常常出现军民合作捣毁铁轨或狙击火车的画面,将铁路、火车视为侵略者暴力机器的一部分。交战双方都充分认知到铁路征服空间的能力,对铁路的争夺——无论是建设它还是摧毁它——都意味着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延伸。与日本宣传图像侧重展现铁路的现代性内涵不同,胡一川等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破路”图像以“反现代”方式揭示出现代性的侵略性与阴暗面,从另一个层面丰富了铁路的现代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