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应用化工》 >界面溶蚀法制备多孔磺化聚苯乙烯/壳聚糖微球及其Cr3+吸附研究

界面溶蚀法制备多孔磺化聚苯乙烯/壳聚糖微球及其Cr3+吸附研究

         

摘要

Sulfonated Polystyrene( SPS)microsPheres were used as temPlates and core-shell SPS/CS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adsorbing chitosan onto the SPS surface via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mino and sulfoacid grouPs. Porous structured SPS and SPS/CS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solvent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Cr3+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characterized by UV-Vi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niform morPhology of the Porous Polymer microsPheres was PrePared by interface dissolution method. And the Porous SPS/CS showed an obviously enhanced maximum adsorP-tive caPacity to Cr3+.%采用固/液界面溶剂溶胀诱导相分离法,对磺化聚苯乙烯( SPS)和表面负载有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 CS)的核壳型SPS/CS两种微球进行溶蚀,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SPS和SPS/CS微球。研究发现,溶剂类型和醇水比是影响多孔聚合物微球形态的主要因素。利用透射电镜( TEM)对多孔微球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测定SPS/CS多孔微球在室温环境下对Cr3+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界面溶蚀法可制备出形貌均一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其对Cr3+吸附量明显优于实心结构的微球。

著录项

  • 来源
    《应用化工》 |2014年第7期|1218-1221,1224|共5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6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还原、还原剂;
  •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 壳聚糖; 多孔微球; 溶剂/非溶剂; 相分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