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药》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风险的关系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风险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循环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人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各科就诊的COPD病人共499例,收集病人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发作组,急性发作组进一步根据病人出院后1年内,有无急性加重发作事件发生分为频发组与非频发组,收集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使用吸入用激素治疗(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比例、肺功能结果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比值(FEV1%预计值)(频发组及非频发组均需收集病人急性事件出院后首次出现急性加重时的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结果 在499例病人中,急性加重病人有307例(61.52%),在这307例病人中,有186例(60.59%)病人在急性事件出院后1年内出现≥1次的急性加重。急性加重组与对照组、频发组与非频发组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00个/微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微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嗜酸性粒细胞比例≥4%、是否使用ICS治疗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频发组与非频发组病人出院后出现首次急性加重时,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00个/微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微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嗜酸性粒细胞比例≥4%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与急性加重组、频发组与非频发组FEV1%预计值[分别为67.25(62.90,72.70)比48.10(32.30,60.50)、35.60(28.42,48.10)比62.3(54.70,69.1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不能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未来的急性发作风险,而病人基础肺功能情况与病人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