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学报》 >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种刈割频次下的产量、品质及再生性研究

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种刈割频次下的产量、品质及再生性研究

         

摘要

收获制度是苜蓿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明确不同刈割制度下建植期苜蓿生长规律,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控制苜蓿生长温度、水肥条件,完善测定指标体系,进行苜蓿刈割频次的研究,分析连续生产情况下不同收获制度对不同类型苜蓿建植期产量、品质、再生能力及持续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刈割会显著降低苜蓿的生产力和持久性.连续高频刈割后延长收获间隔可以恢复苜蓿茎密度和再生能力,但不能恢复到适宜刈割频次的水平.不同品种间生育期、耐刈性与再生性、产量分布以及营养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相同收获频次下饲草产量、饲草品质以及持续生产力的差异.在建植期及低龄草地,维克多(Vector)和得龙(Durango)2个国外引进品种适于间隔为25~35 d高频度刈割;我国东北地区育成低休眠级苜蓿品种公农1号适于间隔为35~45 d的刈割频度.

著录项

  • 来源
    《草业学报》 |2010年第1期|134-142|共9页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再生;
  •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刈割频次; 再生性; 持久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