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我国西南地区氮沉降量不同的森林小流域中土壤自然15N丰度的分布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氮沉降量不同的森林小流域中土壤自然15N丰度的分布特征

         

摘要

稳定性同位素15N自然丰度法近年来在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自然15N丰度值是氮循环转换的综合结果,被有的研究者用作生态系统氮饱和状态的指示指标.在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我国西南三个典型森林小流域的植物和土壤的自然15N丰度值,并进行了比较.植物的自然15N丰度值的变化范围为-5.0‰~2.7‰,土壤自然15N丰度值的变化范围为从有机层的-6.9‰增加到矿质土壤的6.9‰,这些值的变化范围和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15N值的变化范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土壤表层,鹿冲关和铁山坪的自然15N丰度值是明显低于雷公山流域的.在缺氮的鹿冲关流域,土壤表层低的15N丰度值表明了该流域比较封闭的氮循环状态,而在氮相对饱和的铁山坪流域表层土壤并没有出现15N富化,这可能是由于大量15N贫化的氮沉降输入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土壤的15N丰度值在我国西南部并不一定能单独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的指示指标,但土壤和植被的δ15N值对于理解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