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平衡性分析与生态补偿研究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平衡性分析与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生态足迹平衡性对城市群区域间生态补偿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和基尼系数,核算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并对其生态足迹空间平衡性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三维生态足迹相关理论,计算各市生态补偿金额.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生态足迹持续上升,由65.52 hm2/人增加至139.38 hm2/人,年增长率为7.52%,武汉城市圈和襄荆宜城市群对生态足迹增长的贡献最大;②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由11.25 hm2/人减小至10.73 hm2/人,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和林地是提供生态承载能力的最主要因素;③生态足迹的综合基尼系数处于0.425-0.488之间,整体上处于"集聚程度较大"的区间范围,空间分布显示出不平衡性;④2000-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补偿支付区和补偿金额持续增加,各子城市群生态补偿差异大小关系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襄荆宜城市群.通过分析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对应补偿方案,以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20年第24期|9011-9022|共12页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北京1022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北京102200;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300401;

    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北京1022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三维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基尼系数; 生态补偿; 长江中游城市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