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

         

摘要

对西藏特有豆科灌木砂生槐种子库特征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阶地天然砂生槐种群种子库平均密度变化于6.8~25.2粒/m2.相距100km以上的地区、相隔100m以上的样地以及20cm×20cm的连续小样方间种子库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种子库密度的变异4倍左右,而样地间的变异3倍左右,但样地内小样方间的变异则更大,在调查的900个小样方中,种子库密度为0、25、50、75、100 粒/m2分别占63%、26%、8%、2%、1%,种子库密度大于125粒/m2不足1%.地区、样地和小样方尺度上的方差分别为总方差的3%,21.2%和75.8%.种子库中种子主要集中在地表,占70%左右,0~2cm土层占17.9%,2~5cm占11.9%,5cm以下基本没有种子存在.在地形较平坦的相对封闭的丘间低地,风力、流水和重力对种群的干扰相对较轻,可以近似地视为无干扰生境.在这种生境砂生槐种群发育较好,以20 cm ×20 cm的小样方为单元,85%的小样方都有种子分布.风、流水和重力都不同程度地搬运砂生槐种子,其中风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6m左右,重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10m左右.流水搬运的距离因地形、水流强度而变化较大.风力和重力搬运的距离虽然相对较短,但为流水的搬运提供了种源.在自然状态下,8a左右的砂生槐种群种子库密度达到最大,其后随种群年龄增加而降低.人为不合理的樵采降低了砂生槐种子的生产能力,从而降低了种子库密度.因此,为保持砂生槐种子库的稳定性,建议在砂生槐的管理中采用轮伐的经营方式,轮伐周期为8a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