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北农学报》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三雌蕊小麦中SNP/InDel位点的挖掘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三雌蕊小麦中SNP/InDel位点的挖掘

         

摘要

为了进一步定位Pis1基因,加快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获得高质、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以川麦28(CM28)与其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TP为研究材料,对CM28和CM28TP幼穗的3个阶段(幼穗长度为0.2~0.5 cm,0.5~0.7 cm,0.7~1.0 cm)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通过GO数据库对变异位点所在的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并选取4个位于Pis1基因附近的SNP标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M28TP和CM28幼穗3个阶段共有的SNP/InDel位点为5310个,其中SNP位点5024个,InDel位点286个.SNP位点中转换类型(63.33%)多于颠换类型(31.28%),两者的比值达到了2.02;InDel位点中插入类型(152个)多于缺失类型(134个);SNP/InDel位点在A基因组上分布最多、其次是B基因组、D基因组上最少.对SNP/InDel所在的基因进行GO分类注释表明,生物学进程中基因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SNP/InDel位点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预测表明,有36个变异位点会严重影响蛋白质功能,中度影响蛋白质功能的位点有1279个.从Pis1基因的定位区间附近筛选了4个SNP位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验证,发现这4个位点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这表明挖掘出的SNP/InDel位点是准确的.本研究丰富了小麦中的SNP/InDel标记,为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发出的4个位于Pis1基因附近的SNP标记,为图位克隆该基因提供了可能.

著录项

  • 来源
    《华北农学报》 |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
  •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西昌学院 农业科学学院 四川 西昌 615013;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南充 637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 关键词

    三雌蕊小麦; 转录组; SNP标记; InDel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