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地学报》 >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研究

         

摘要

对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年限分别为1,3,5,10年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休闲地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休闲地土壤有机碳、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年限苜蓿草地均在0~200 cm土层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且主要集中在0~80 cm土层内,其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以下土层及休闲地(P<0.05);10 a和5 a苜蓿草地提高土壤含碳量最显著(P<0.05).在0~60 cm土层,苜蓿草地土壤全氮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3 a以上苜蓿草地对60~80 cm土层土壤全氮增加最为显著,5 a和10a苜蓿草地显著增加了0~300 cm土壤全氮含量.5a,10 a和3a苜蓿草地均显著提高了0~30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且在140 cm以上土层提高土壤氮有效性的作用均较强.3 a以上苜蓿草地显著提高了60 cm以上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140~24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P<0.05),减少了硝态氮向土壤深层的淋溶,并提高了60 cm以下土层的铵态氮含量,生长初期这种作用不明显.因此,当苜蓿生长5 a以后,应进行轮作以维持土壤的碳氮平衡.

著录项

  • 来源
    《草地学报》 |2013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肥力与植物;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苜蓿; 生长年限; 碳氮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