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血浆循环核酸应用于肝细胞癌诊断与预后评价的初步探索

血浆循环核酸应用于肝细胞癌诊断与预后评价的初步探索

         

摘要

背景以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的肝肿瘤在中国人死亡危险因素中排第5位,肝细胞肝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对确诊肝癌的患者进行分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仍然没有被广泛接受可以在术前对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进行精准预测的方法。目的探讨血浆循环核酸(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风险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2019年3-10月61例肝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根据术后病理结果选取其中43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和6例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并进行了染色体不稳定分析,即超灵敏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ultrasensitive-chromosomal aneuploidy detector,UCAD)得到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e instability,CIN)评分,该评分是对比患者cfDNA与人类正常基因组的测序结果,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患者循环核酸不稳定性的程度。分析CIN对于诊断HCC、预测MVI及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对患者的CIN评分进行log10转换后,HCC患者的CIN评分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2±0.421 vs 2.282±0.099,P=0.032)。血浆CIN评分≥1697.5预测MVI阳性的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86.7%,优于甲胎蛋白以及现有的预测模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14例血浆CIN评分≥1697.5的HCC患者中有5例在半年内复发(35.7%),而29例CIN评分较低(<1697.5)的患者仅有2例(5.71%)复发(P=0.019)。结论cfDNA染色体不稳定性评分≥1697.5可在术前预测肝癌患者发生MVI的风险,优于现有的预测指标,并且提示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