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景观社会”艺术的批判意识——以1970年代以来北美和中国大陆的编导式摄影为例
【6h】

“反景观社会”艺术的批判意识——以1970年代以来北美和中国大陆的编导式摄影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景观社会”理论与“反景观社会”艺术

1.1.1 何谓“景观社会”

1.1.2“反景观社会”艺术与编导式摄影

1.2 “景观社会”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际景观社会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国内景观社会的理论研究现状

1.3 书写本文的初衷和吊诡之处

第2章“反景观社会”艺术发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艺术史经纬

2.1 当代人在“景观社会”中批判意识的缺失

2.2 孕育“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文化渊源

2.3 “反景观社会”的编导式摄影在艺术史中的经纬

第3章 北美编导式摄影里的景观社会

3.1 追溯历史,借古讽今—杰夫·沃尔《遭到破坏的房间》

3.1.1 杰夫·沃尔艺术观念与方法的来源

3.1.2 考察历史,问诊“景观”的暴力

3.2 对“景观社会”中女性境遇的质疑

3.2.1“影视景观”对女性思想行为的影响

3.2.2 来自女性艺术家的“景观”质疑—舍曼的自拍艺术

第4章 中国“景观”背后的隐忧

4.1 揭示景观遮掩的生态困境—赵半狄的“招贴艺术”

4.1.1寄居于招贴广告上的编导式摄影

4.1.2 赵半狄作品中对景观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4.2 质疑消费文化景观—王庆松镜头里的麦当劳

4.2.1 麦当劳消费文化景观

4.2.2 王庆松的艺术VS.消费文化景观—麦当劳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警惕艺术的“景观化”

5.2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景观社会”由法国思想家、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1994)于1967年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提出,德波针对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与媒介时代交互产生的“景观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洞察,就役人于无形的景观作出了深刻的批判,该理论也被称为媒介时代的“资本论”;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景观”直接诱发了热切拥抱商业与媒体文化的波普艺术之产生,与此同时,在先锋艺术领域,一些编导式摄影艺术家坚持着对景观的洞悉与质疑,这些观念摄影艺术家继承了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以来先锋艺术的观念—艺术活动介入社会生活,达达艺术的挪用、并置等美学策略,他们像1960年代法国的境遇主义者(境遇主义者参与的情境主义国际是孕育“景观社会”理论的母体)一样,套用景观媒介的外观创作出了一种“反景观社会”的艺术。
  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裕,各种媒体(包括招贴、广播、电视、网络等)随之兴起,中国也步入了景观社会。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用画笔和新的媒介形式挥别了19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乌托邦色彩的宏大叙事,开始转向关注日常生活、表达个人都市体验,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敏锐的本土艺术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份具有人文关怀与批判意识的“反景观社会”视觉文本,他们以“编导式摄影”的方式思索了中国“景观”背后隐藏的种种尴尬。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讨论的几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本文首先陈述了景观社会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介绍了北美和中国大陆反“景观”的编导式摄影同艺术史和文化思想史的上下文关系,以此为前提,来逐一讨论文中几位艺术家们反“景观社会”视觉文本的关注对象,具体分析了这类反“景观社会”摄影是如何通过挪用景观媒介、戏仿等方式来表达批判性与警示意义的。文末,本文也指出了这些图像艺术在一般展示空间—美术馆或画廊—中宣传效应的局限,设想在“云时代”,通过再次“借用”景观的技术媒介—如:电视、因特网、移动网络等,使这些“反景观”的视觉文本传播得更广,从而增强人们对“景观社会”的认识与警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