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雕塑的本土性语言研究——以田世信乡土雕塑为例
【6h】

雕塑的本土性语言研究——以田世信乡土雕塑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历经二十载,我国当代艺术以达到超越以往的景象,它能够直接反映了当下的现状。艺术家通过学习西方艺术文化而找到了一条新道路。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提高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这个阶段中,各种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百家争鸣。直到后来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之中“本土性”这个话题从对其理论的讨论介入到了艺术实践的范畴。然而本文通过对田世信的乡土雕塑研究,去说明雕塑的本土性语言。大量阅读乡土雕塑书籍和传统雕塑表现手法,并辅佐相应的练习,而达到研究目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把更多的本土文化融入雕塑作品,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体现在雕塑中的客观的地域文化成分,还要突显出艺术家主观情绪。
  其实这里可以从田世信乡土雕塑切入雕塑的本土性语言研究。首先乡土雕塑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它是乡土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个产物。首先乡土艺术是对农村和乡野生活的直观经验的反映,大多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和朴实无华的特征。其次在艺术流派百家争鸣的现状下,对雕塑本土语言的思考已经步入成熟。
  田世信是一位具有个人语言的乡土雕塑家,他作品乡土趣味浓厚,并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富有个性的形象。文章研究其作品与雕塑的本土性的联系,解析作品中的文化底蕴、雕塑语言。在当代中国雕塑界,田世信,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被安排在在贵州进行雕塑创作与教师生涯,在贵州工作的20几年里,那里的生活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创作资源;感受着贵州少数民族的淳朴,他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靠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对对象的深入观察,以至于他的雕塑作品都匠心独运,这是吸收了地域文化中的本土成分而得到的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