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H高校为例
【6h】

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H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相关概念

2.2理论依据

第3章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2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描述

3.3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3.4影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因素

第4章 国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4.1国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

4.2国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启示

第5章 增强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5.1提高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

5.2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层次

5.3规范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

5.4优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校内环境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符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满足大学治理的需要。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相关问题开展了许多研究,在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已基本形成一致意见。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与大学治理实践相互促进,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学者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对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对于大学治理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强。因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选择H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环境及参与效果等四个方面揭示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立足大学治理的实际,从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明确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容和层次、规范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优化参与大学治理的校内环境等四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治理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在认知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对参与治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参与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参与行为方面的主要表现是:主动参与大学治理的人数少且参与原因各异、参与治理的内容深度不够、参与层次总体较低;在参与环境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干预力度较大、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等,这些都造成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效果远低于预期状态。
  影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因素既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宏观方面的因素有:传统理念的桎梏与现实规则的缺失,大学行政化、官僚化的治理体系阻碍等;而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家庭月均收入、专业背景、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排名等。
  因此,立足我国大学治理实践,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的经验,本文提出从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明确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容和层次,规范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优化大学治理的校内环境等四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治理效果。具体的建议是:通过发挥“榜样的作用”、进行“全员教育”和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明确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中学生工作事务、教学事务、后勤事务、学校行政事务对应的参与层次;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参与方式;构建校内监督体系;完善校内规章制度、加强经费保障力度来优化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校内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