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混合网络的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研究
【6h】

基于混合网络的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1.2.2 GPS和GSM定位技术

1.2.3 有线视频监控技术

1.2.4 无线网络互联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信息需求现状

2.1.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2.1.3 系统研究目标

2.2 功能性需求

2.3 非功能性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设计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2 系统详细功能设计

3.2.1 接入层详细设计

3.2.2 传输层详细设计

3.2.3 核心层详细设计

3.3 系统支持部分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关键技术

4.1 不同通信系统互联的对接技术

4.1.1 不同通信系统对接概述

4.1.2 不同通信系统的对接应用

4.2 安全传输技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实现与测试

5.1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传输方法实现

5.1.1 现场施工信息接入

5.1.2 EPON系统传输实现

5.1.3 SDH系统传输实现

5.1.4 数据网系统传输实现

5.2 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工程现场施工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场景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建设管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实时化管理和多样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也对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施工现场传输系统可以在提升施工现场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集中管理,有效的提高建设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率。
  目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普遍存在着三方面问题。一是管理信息收集传输实时性差;二是可以用于远程管理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覆盖范围小;三是管理信息传输安全性差,无法满足保密的需求。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系统实现与测试三个阶段,实现并完善了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信息的稳定传输,扩大了可用于远程管理的施工管理信息覆盖面,加强了管理信息的保密性。
  随着运营商不断完善通信网络,3G网络目前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得施工单位利用运营商通信网络实现实时的信息传输工程成为现实,各个系统集成厂商的软硬件系统不断完善,都为电力施工现场的信息传输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技术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固网为主,3G、4G网为辅的组网方式。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出不同的传输方法设计,数据流层面分数据采集、物理链路、应用层、接入层四个层级进行系统的分层设计;功能模块分数据采集、平台支撑、用户服务三个模块完善系统功能;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划分业务组件,优化系统数据库结构。采用多种通信系统协同配合的方式解决电力工程现场覆盖面广,环境多变,信息传输困难的问题。归纳总结不同通信系统业务的开通方式,详细描述了各系统业务开通具体细节,并完成了传输方法的实现及测试。测试验证,本文采用的方式设计实现的信息传输方式运行稳定、安全、经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著录项

  • 作者

    高峰;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工业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侯学良,李江;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716;
  •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施工管理; 信息传输; 混合网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