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比较研究——以“敕撰三集”为中心
【6h】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比较研究——以“敕撰三集”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先行研究梳理

第一章日本古代“敕撰三集”

第一节日本古代汉文学

第二节日本古代“敕撰三集”

一、《凌云集》

二、《文华秀丽集》

三、《经国集》

第二章“敕撰三集”游览诗对唐代山水诗的受容

第一节对唐代山水诗题的受容

一、“探韵”、“勒韵”等杂体诗的广泛流行

二、临眺、春望等诗题的大胆尝试

第二节对唐代山水诗人、山水诗意象的受容

一、山水诗人

二、山水诗意象

第三章炼字技巧

第一节近义表达

一、淳和天皇最善推敲

二、仲雄王也喜雕琢

第二节同形异义

第四章用典技巧

第一节全面用典

一、《文华秀丽集》

二、《凌云集》

第二节用典技巧

一、“鱼在藻”之君臣关系

二、一典多称与全面立典

结论

一、立足本土,进步不断

二、历史局限,少有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对“敕撰三集”中的游览诗和中国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进行比较研究。特别运用“影响研究”的文学研究方法,找出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对“敕撰三集”游览诗的影响,并竭力从炼字技巧、用典技巧等方面考察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受容和“和习”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找出两者差异的地方,希望能对进一步研究中日古典诗歌文学的交流关系有所帮助。 全文分四章来进行系统论述。 第一章是对日本古代汉诗集的概论。 第一节介绍了日本古代汉文学的概貌; 第二节重点介绍日本古代即平安时代的“敕撰三集”,包括其命名、性质、内容等等。“敕撰三集”的编纂,反映了平安时代汉文化的隆盛。这些诗集,再现着唐初宫廷文学的流风余韵。 第二章分析了“敕撰三集”游览诗对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的受容。 第一节从“探韵”、“勒韵”等杂体诗的广泛流行和临眺、春望等诗题的大胆尝试展开,并论证其对唐代山水诗题、特别是游览山水诗题的受容。 第二节着重从对唐代山水诗人、山水诗意象的受容来论述。 第三章主要考察“敕撰三集”游览诗的炼字技巧。通过考察对“敕撰三集”的出典考察,发现“敕撰三集”的诗人同《怀风藻》诗人一样,也多喜雕琢,文字游戏倾向依然很严重。为了标新立异,他们费尽心思雕琢文字,创造出许多与中国古代诗语相近似但又在中国古代诗歌典籍中找不到的、诗人自认为更加富有美感的新诗语,从而达到避免诗句平淡无奇的目的。这些诗语如“攒松”、“光易暮”等在中国诗歌里找不到的,可以说是诗人们独创的“和制诗语”。 第一节主要从近义表达的角度论述。重点从淳和天皇诗中的“攒松”、“光易暮”、“避景”、“捣茗”四个诗语及仲雄王诗里的“高葩”来论证“敕撰三集”诗人热衷于雕琢文字的特点。 第二节主要从同形异义的角度论述。每个民族、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审美倾向和风俗习惯。日本自然也不例外。“敕撰三集”的汉诗人在模仿中国古代诗歌进行汉诗创作时,即使不采用上面提到的近义表达的诗语,直接将诗语照搬过来,其在诗歌中表达的意思和意境也会因为受到本国自然环境和诗人思维等的影响,出现诸多变形的地方。这样的诗语笔者暂且称其为“同形异义”。所以在本节中,笔者将重点以出现在嵯峨天皇『江頭春皖』里的“古戍”一词为例来具体探讨这个问题。一、古戍“古戍”这个词出现在嵯峨天皇的『江頭春曉』:“江頭亭子人事睽。欹枕唯聞古戍雞。”通过考察,笔者认为“古戍”指交通要道或在国界设立的关卡,此诗中的“古戍”应该具体指日本山崎的交通要道。“古戍”一词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出现的频率非常多。如唐于鹄《出塞曲》诗里有“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徐安贞在《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闲。”更有戴叔伦《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等,可谓举不胜举。这些例子都说明说明嵯峨天皇作诗时,借鉴了中国古代原有的诗语“古戍”。《汉语大词典》中恰好有关于“古戍”的注释。具体为“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并给出了一个诗例,唐章八元的《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笔者又着重分析了另外两首诗。其一,岑参在《题金城临河驿楼》一诗中吟道:“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该诗如实的描述了兰州古城,金城雄关,一南一北,夹河而立的地理环境。其二,骆宾王的《边夜有怀》云:“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该诗立足于军营中所感,描写了荒漠寥落的关山,山川风物,尽收笔底。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古戍”大都与边疆相关,可以说它是古时军队设防的军事关塞,也称叫关隘。就如同众所周知的古道、古关、古墙,给人一种大漠黄沙、战火纷飞、硝烟滚滚、饱经沧桑的历史沉重感。并且它多出现在边塞诗、送别诗或与其主题思想相关的怀古等诗歌中。而嵯峨天皇诗里的“古戍”完全让我们感觉不到这些。相反“古戍”传来的鸡叫,更增添了初春时节淀川黎明前的静谧和安详。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初春里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淀川画面和喜春、盼春的急切,心情,而绝不是沧桑的历史画卷。 第四章主要考察“敕撰三集”游览诗的用典技巧。古代人作文赋诗,常常喜欢用典。“敕撰三集”的诗人深受唐代用典影响,除了追求在诗歌中用典外,更是在用典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本章将从全面用典和技巧成熟两节出发,来具体分析“敕撰三集”游览诗各在个方面对中国典故的丰富借鉴和在用典技巧上的成熟进步之处。 第一节详细介绍“敕撰三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