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长型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h】

成长型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账面市值比效应

2.2 基础财务分析与股票收益预测

2.3 成长性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

第3章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综述

3.1 企业成长性的定义和实质

3.2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3.2.1 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企业成长理论

3.2.2 基于交易费用利润的企业成长理论

3.2.3 基于资源的企业成长理论

3.2.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成长理论

3.2.5 基于创新的企业成长理论

3.2.6 基于经营管理的企业成长理论

3.2.7 基于战略的企业成长理论

3.2.8 基于产业层次的企业成长理论

3.3 我国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3.4 成长型股票界定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2 研究设计

4.2.1 自变量

4.2.2 替代变量

4.2.3 股票收益率的计算

4.2.4 成长性基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5 与单独指标对应的收益率

4.2.6 G指数与股票收益率

4.3 稳健性测试

4.3.1 稳健性测试——以规模为基础的分块分析

4.3.2 稳健性测试——“快速成长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分离分析

4.3.3 稳健性测试——跨期影响分析

4.3.4 稳健性测试——控制风险因素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接受了有效市场假说(EMH),在EMH假设和会计信息观的影响下,对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成为财务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学者在金融学实证研究中发现了许多主流数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而账面市值比效应就是极具争议的异象之一。Fama和French(1998)对全球股票市场和全球各个主要证券市场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研究,对全球市场来说根据账面市值比排序,发现价值型股票在1975年到1995年间的平均收益比成长型股票要高出12个百分点,证明了使用以账面市值比基础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方面的有效性。
   关于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价值型股票,而忽略了收益率水平较低的成长型股票,那么,低账面市值比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通过对低账面市值比股票收益率的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其整体表现弱于价值型股票,但是投资其中部分股票却可获得很高的收益率。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低账面市值比公司,探寻一个能够识别高收益率成长股的分析方法。
   对于成长股收益的研究方法选择,一方面,由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另一方面,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而成长股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因此,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无法很好的适用于成长性公司。本文试图在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长性公司的特点,增加一些衡量成长性的指标,并且将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数G指数,并研究该指数与成长性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投资者依据该指数建立一个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组合。
   本文借鉴了Partha S.Mohanram(2005)的相关实证研究,选择2001年至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选取了五年中每年账面市值比最低的2096公司作为样本,依照文中所提出的投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长型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G指数投资分析法在区分未来收益方面是极为有效的,采取该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率。而且,在进行规模分块、成长速度、跨期结果、控制风险因素等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还为低账面市值比股票的BM效应源于定价偏误的解释提供了证据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