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P和电针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情绪及多导睡眠图特征的影响研究
【6h】

TIP和电针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情绪及多导睡眠图特征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文献综述(一)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1.失眠是抑郁症常见症状

2.抑郁症伴失眠的研究方法

3.抑郁症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4.多导睡眠图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疗效监测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TIP睡眠调控技术——《黄帝内经》理论溯源

1.低阻抗是气功的继承和发展

2.低阻抗状态说知疗法

3.低阻抗状态情绪-睡眠剥离技术

4.低阻抗状态睡眠环境适应技术

5.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入组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中止治疗标准

2.分组方法

3.治疗方法

3.1 电针治疗组

3.2 TIP治疗

3.3 西药对照组

4.疗程

4.1 电针组

4.2 TIP组

4.3 西药对照组

5.疗效评价工具

6.检测次数

7.安全性评价

8.统计方法

结果

1.基本情况描述

1.1 一般人口学资料

1.2 基线统计

2.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SDS、SAS、MADRS)

2.1 组间比较

2.2 组内SDS、SAS、MADRS比较

2.3 组间差值比较

2.4 结论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3.1 组间比较

3.2 组内比较

3.3 组间差值比较

3.4 结论

4.多导睡眠图(PSG)

4.1 组间比较

4.2 组内比较

4.3 组间差值比较

4.4 结论

5.心理指标和睡眠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1 SDS、SAS、MADRS相关性分析

5.2 SDS、SAS、MADRS和PSQI相关性分析

5.3 SDS、SAS、MADRS和PSG相关性分析

5.4 心理指标和睡眠指标疗效相关性分析

5.5 结论

6.安全性

讨论

1.TIP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TIP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问题的改善

3.情绪和睡眠相关性研究

4.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5.结语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附件1 多导睡眠图监测操作规范

附件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附件3 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

附件4 抑郁自评量表(SDS)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TIP和电针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性。
   方法:
   将90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就诊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TIP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30人,观察6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价抑郁疗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多导睡眠图评价睡眠疗效。所有指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评价。安全性指标采用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来评价。TIP组每周治疗2次,电针组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服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每天20mg-40mg。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心理指标。
   1.1、组间对比。
   治疗3个月TIP组、西药组、电针组组间对比SDS、SAS评分有显著差异,西药组优于TIP组、电针组(P<0.05),电针组与TIP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6个月TIP组、西药组、电针组组间对比SDS、SAS评分有显著差异,西药组SAS评分优于TIP组、电针组;西药组、TIP组SDS评分均优于电针组(p<0.05);西药组、TIP组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3个月、6个月TIP组、西药组、电针组组间对比MADR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组内对比。
   TIP组治疗3个月后SAS、MAD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SDS、SAS、MAD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西药组、电针组治疗3个月、6个月SDS、SAS、MAD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1.3、组间差值对比。
   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SDS评分差值西药组显著优于TIP组(p<0.05);SAS、MADRS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TIP组、西药组、电针组SDS、SAS、MADRS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
   2.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2.1、组间对比。
   治疗3个月后PSQI量表催眠药物评分TIP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PSQI各项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组内对比。
   TIP组治疗3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西药组治疗3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电针组治疗3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2.3、组间差值。
   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PSQI中睡眠效率评分差值电针组显著高于TIP组(p<0.05);
   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PSQI中睡眠效率评分差值电针组显著高于TIP组、西药组(p<0.05)。
   3.多导睡眠图。
   3.1、组间比较。
   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与治疗前TIP组、西药组、电针组PSG各项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
   3.2、组内比较。
   TIP组治疗3个月后PSG中REM睡眠时间、REM期睡眠百分比、NREM睡眠百分比、NREM期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PSQI评分中觉醒次数、REM睡眠时间、REM期睡眠百分比、NREM睡眠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西药组治疗3个月后PSG中睡眠时间、NREM期睡眠时间、NREM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PSG评分中睡眠时间、REM期次数、3+4期睡眠时间、3+4期睡眠百分比、REM期睡眠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电针组治疗6个月后PSG中觉醒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
   3.3、组间差值。
   治疗3个月后TIP组治疗前PSG中REM期时间、REM期百分比差值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NREM期百分比西药组差值显著高于TIP组;
   治疗6个月后TIP组治疗前PSG中REM期时间、REM期百分比差值显著高于西药组、电针组(p<0.05);NREM期百分比西药组、电针组差值显著高于TIP组(p<0.05)。
   4.心理和睡眠指标相关性分析。
   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蒙哥马利量表(MADR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蒙哥马利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PSQI中睡眠障碍呈显著正相关性,和PSQI中其他项目无显著相关性;焦虑自评量表和1期睡眠时间、1期睡眠时间百分呈显著正相关,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和2期睡眠时间、2期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
   治疗6个月后SDS、SAS、MADRS、PSG、PSQI和治疗前的差值相关性,结果显示PSQI中睡眠质量的改善和SDS、SAS改善呈正相关,总分的改善和SAS改善呈显著正相关;PSG中REM次数和SDS呈显著负相关,PSG中NREM百分比和SAS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1.TIP治疗、西药治疗、电针治疗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治疗6个月时TIP、电针组与西药组对抑郁、焦虑的改善效果相当,在治疗3个月时西药的疗效优于TIP、电针组。
   2.TIP、西药治疗、电针治疗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进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TIP组和电针组、西药组相比REM期时间、REM期百分比显著减少,NREM期百分比显著增加。
   3.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呈显著性正相关;蒙哥马利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PSQI中睡眠障碍呈显著正相关性,和PSQI中其他项目无显著相关性;焦虑自评量表和1期睡眠时间、1期睡眠时间百分呈显著正相关,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和2期睡眠时间、2期睡眠时间百分比、REM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
   4.PSQI中睡眠质量的改善和SDS、SAS改善正相关,总分的改善和SAS改善显著正相关;PSG中REM次数和SDS呈显著负相关,PSG中NREM百分比和SAS呈显著负相关。

著录项

  • 作者

    林颖娜;

  •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汪卫东;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49.41;R245.97;
  •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患者; 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