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工伤保险“预防优先”法律制度研究
【6h】

我国工伤保险“预防优先”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2章 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历史

2.1 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理念的变迁

2.2 工伤保险运行现状及工伤预防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建立“工伤预防优先”理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1 建立“工伤预防优先”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3.2 “工伤预防优先”可行性分析

第4章 德国工伤预防的经验借鉴

4.1 德国工伤保险运行的成绩

4.2 德国工伤预防的主要特点

第5章 建立我国工伤预防的制度构想

5.1 法律方面:立法明确完善工伤预防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5.2 管理体制: 理顺各部门的管理职权,制定畅通的合作交流机制

5.3 经济方面:从收支两方面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

5.4 技术管理:加强科学研究,建立信息统计共享平台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由于机械、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生工伤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大。为保证受害人和家属的基本生活,分散企业因工伤而负担的风险,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人们在检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不利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工伤保险不应只发挥事后的灭火器功能,因为事后的补偿无法挽回人的生命和健康;只有从源头上狠抓工伤预防,发挥工伤保险事前“保护伞”功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率,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充分保护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德国作为工伤制度的发源地,十分重视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在工伤保险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优先”的原则,并在工伤预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也把工伤预防工作列为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较晚,从建制之初到现在,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伤保险制度。但是,我国工伤保险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停留在“重补偿,轻预防”的阶段,预防优先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尽管我国提出了“十二五”工伤保险的目标是建设“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但现阶段工伤预防仍然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在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充分重视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在立法及制度设计上体现“预防优先”的原则,充分重视人的生命健康权,最大程度的维护劳动的合法权益,这才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叙述了选题的背景,表明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工伤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利用历史研究方法回顾了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理念的历史变迁,并对我国工伤保险运行现状及工伤预防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结合我国的现状,对我国现阶段建立“预防优先”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应该从“重补偿轻预防”向“预防优先”理念转变的最佳时期。第四部分是利用比较研究方法,介绍德国的工伤预防制度,为我国的工伤预防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是在总结我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工伤预防制度的几点构想。

著录项

  • 作者

    何赛英;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国际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海纯;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保险法;理论;
  • 关键词

    工伤保险; 立法完善; 预防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