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探索性研究
【6h】

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探索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文献综述 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研究进展

1症状名称的规范化

2症状信息采集的规范化

3总结

前言

第一部分: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的理论探索

1研究目的

2“相似症状归类法”的提出

3资料和方法

4研究过程

5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基于理论探索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描述现状浅析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纳排标准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及浅析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将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详细拆分,力求拆分后的症状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相互独立,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奠定基础。通过搜集临床病历,整理临床常见症状描述并进行浅易分析。
  方法:
  第一部分:查阅1980年至今出版的、与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术语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专业书籍,搜集、归纳、整理出相关症状术语,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整理出的症状术语进行归类,并对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详细分解和划分,力求拆分后的症状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相互独立。
  第二部分: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首次病程刻下症,并进行归纳整理,查看临床症状术语描述现状。
  结果:
  1.第一部分:
  运用“相似症状归类法”对所搜集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医症状进行归类,再对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进行拆分,得到表达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形成规范化症状术语清单。其中:全身类-相似症状共归纳55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65个;精神类-相似症状共归纳23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28个;头颈部-相似症状共归纳86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109个;胸部-相似症状共归纳4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45个;腹部-相似症状共归纳30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56个;二便及生殖类-相似症状共归纳7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84个;血证类-相似症状共归纳8组,均属症状内涵最小,不可再拆分。
  腰背四肢类-相似症状共归纳25组;因其症状发生部位的不确定性,除身重、角弓反张、手心热、足心热、手凉、脚凉、腰酸、背酸、腰软、膝酸、膝软、半身不遂,内涵相对独立外,其余可用“具体部位”+“病变性质”这一方式表达,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疼痛类症状可按疼痛性质和疼痛部位分为两大部分,疼痛性质-相似症状共有25组,部位类疼痛称谓比较单一,为:“疼痛部位”+疼痛/痛,二者共得到含义最小的症状术语89个,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肿胀类-相似症状共归纳11组,再对含义表达不明确的术语进行拆分,得到内涵最小、外延清晰的症状术语12个,对于其中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
  2.第二部分:
  参照上述恶性肿瘤相关的规范化症状术语清单,临床病历当中涉及到的全身症状有18个,当中仅恶寒、发热、盗汗3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精神类症状有11个,当中仅心慌、心烦2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头颈部症状有30个,当中仅头胀、面色萎黄、咽干、咽痒、口苦、口黏、口干、口渴、口不渴、流浊涕、鼻塞、耳鸣、耳聋13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胸部症状有24个,当中仅咳嗽、干咳、呛咳、阵发性咳嗽、无痰、懒言、失音7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腹部症状有16个,当中仅恶心、呕吐、干呕、反胃、嗳气5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涉及到的腰背四肢症状有7个,当中仅腰酸1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其余临床症状多发生在肢体的某一部位,不能进行笼统概括,应当用“具体部位”+“病变性质”这一方式表达;涉及到的二便及生殖相关症状有26个,其中仅尿急、小便失禁、大便不爽、粘液便、便粘、腹泻、完谷不化7个症状描述规范、内涵单一、外延清晰;据疼痛类症状描述可以得出:疼痛性质类症状描述比较单一,疼痛部位类描述可以用“疼痛部位”+疼痛/痛来表达,对于上述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涉及到的血证类症状有5个,症状描述都有一到多个其他称谓;涉及到的肿胀类症状有4个,据肿胀类临床症状得出,肢体类肿胀要详细划分至具体部位,以“具体部位”+“水肿/浮肿/肿胀”这一形式表达,对于上述左右对称的部位,临床当中仍需细分为“左”与“右”。
  结论:
  1.“相似症状归类法”是对恶性肿瘤相关中医症状进行归类的有效方法,是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前提。
  2.将复合性的或内涵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拆分至含义最小的症状,达到症状相互独立,有助于规范症状术语名称,明确症状内涵,是症状术语规范化工作的一部分。
  3.医者在进行临床症状描述时,症状名称不统一、复合症状较多等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医者在进行症状描述时,要注意症状收集的全面性,避免以偏概全,影响疾病的辨证及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