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抑郁症证候要素研究
【6h】

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抑郁症证候要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展望

1中医对抑郁症病机的认识

2抑郁症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现状

3抑郁症的证候研究进展

4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2中医临床症状规范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1中医症状规范化采集的必要性

2中医症状息信规范化采集的研究现状

3影响中医症状息信规采集的主要原因

4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前言

第一章基于证候要素的证候规范化研究

1证候规范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证候要素研究理论的提出

3证候要素研究的意义

4证候要素研究构想

5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在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1有监督与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

2证候研究中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3无监督数据分析的优势

4无监督数据分析在证候要素研究中的应用构想

5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抑郁症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章抑郁症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的编制与评定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抑郁症中医症状、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前言

第一章多维尺度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相关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因子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聚类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基于熵的关联系数法模型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六章基于扩展熵的聚类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七章隐结构模型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八章七种无监督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及结构方程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一般躯体症状相关分析结果

附录2隐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1三线图(按隐变量顺序排列)

2直方图(按隐变量顺序排列)

附录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1病性类证候要素分析结果

2病位类证候要素分析结果

展开▼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滞和意志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相应的躯体及心理等多种症状的精神科常见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和经验,但是由于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其辨证认识存在不同意见,影响了其临床疗效的提高与深入研究。 本研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无监督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探讨、文献挖掘、临床调查、数据分析,总结、比较了抑郁症证候文献与临床调查中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提炼出常见症状组合,提取了16个抑郁症常见证候要素,并分析了证候要素与症状的对应关系,为下阶段建立抑郁症证候要素诊断规范提供了数据支持,并通过此研究初步摸索了,基于全国多中心、大样本中医症状、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以证候要素为核心进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新模式。 目的: 1. 探讨证候要素理论及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2. 分析抑郁症现代证候研究相关文献中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3. 编制抑郁症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并对其进行评定。 4. 分析抑郁症临床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5. 提炼抑郁症常见症状组合,提取常见证候要素,并初步明确证候要素与症状的对应关系。 6. 为建立抑郁症证候要素辨证标准,构建初步的数学模型,并以抑郁症为例摸索中医证候研究的新模式。 方法: 1. 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梳理证候要素与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近十年抑郁症证候研究相关文献的检索、整理,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软件对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出现频次统计分析。 2. 临床研究 借鉴现代心理学量表的研制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编制抑郁症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并运用联合信度检测的方法进行评定。 采用病证结合中医症状、证候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六中心同步调查符合研究筛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对比性、相关性、回归性统计分析。 3. 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运用多维尺度分析的方法,描述症状在二维空间地分布规律,对症状进行初步分组;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症状间的相关性;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症状群中的公因子;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症状及公因子进行分类;引入基于熵的关联系数法、基于扩展熵的聚类分析法、以及隐结构模型,更为深入地分析症状间潜在的关联性;并通过对七种数据分析方法结果的比较,结合专家论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提炼常见症状组合,提取常见证候要素,并分析其与症状间的对应关系。 结论: 1. 理论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运用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以证候要素为核心进行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构想,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文献中抑郁症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编制抑郁症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提供了条目筛选依据:为下一步的证候分析及证 候要素提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2. 临床研究 本研究所编制的抑郁症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联合检测信度较好、临床调查医生的调查一致性较好的,通过此研究为临床抑郁症中医症状、证候的信息采集提供了可行性、准确性较好的信息采集工具;并初步探索了中医临床症状、证候信息采集表的编制与评定方法。 通过中医症状、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总结了抑郁症临床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初步建立了7个病位类、9个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方程,为证候要素的数据分析、挖掘提供了数据依据。初步摸索了病证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中医症状、证候信息的方法。 3. 基于多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的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本研究进行了七种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运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尝试;摸索了运用专家论证与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的新方法;为建立抑郁症的证候要素诊断规范,提供了数据支持;初步探索了中医证候研究数据分析、诠释的新方法、新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