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琴中国化研究
【6h】

扬琴中国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 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扬琴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世界扬琴的分布

第二节:扬琴的起源

第三节:扬琴传入中国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乐器的形制看扬琴中国化的进程

第一节:18世纪至19世纪扬琴型制的中国文化元素

第二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多种型制扬琴相互影响

第三节: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多功能、多种类扬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乐器的存在方式看扬琴中国化的进程

第一节:18世纪至19世纪初扬琴与民间音乐融合

第二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各地方民间音乐中扬琴流派的突起

第三节: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现代扬琴传承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音乐形态看扬琴中国化的进程

第一节:18世纪至20世纪扬琴传统音乐形态

第二节: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扬琴音乐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乐器的文化功能看扬琴中国化的进程

第一节:18世纪至19世纪扬琴音乐的社会娱乐功能

第二节: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扬琴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以中国扬琴为例,以历史文献和田野材料为据,讨论扬琴及其音乐文化的变迁。
  中西文化交通历史悠久,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至唐玄奘西行取经,到郑和下西洋至明清时期的传教士东来,音乐是中西交通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音乐承载着文化交通中人们的思想与智慧,扬琴便是中西音乐文化交通中的标识之一。
  据资料记载,扬琴于明清时期传入中国进入到民间,与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琴向专业化发展,进入各地方专业学校及乐团。
  回顾外来扬琴传入中国的历程,它经历了从民间作坊到专业团队、从地方流派到全国普及的发展过程,扬琴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这一乐器,即关注扬琴音乐历时性传承发展过程,同时关注扬琴音乐共时存在的形态现象,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互证的方法,探索扬琴由“洋”到“扬”这一乐器文化属性方面的演变过程,透过这些文化元素探索扬琴四百多年具象的外在历史演变轨迹,以至于在当下的民族音乐环境中,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更好地彰显民族文化。
  作为人与音乐之间的物质载体,扬琴把抽象的音乐观念用具体的乐器形式体现出来,因此研究乐器所承载的信息,是了解外来文化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第一章围绕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国内学者针对扬琴历史渊源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调研:论述扬琴起源的三种见解,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扬琴与古代拨弦乐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论证关系;论述世界扬琴的名称、分布、形制、功能;分析扬琴传入中国的两种路径。
  第二章从乐器改革的角度,论述外来扬琴本土化的变迁,分别从扬琴的形制、材质、音位排列的规律分析中国化的内因,即扬琴受中国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相关音乐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制作出适用于中国民间音乐的乐器。
  第三章从乐器存在方式的角度,论述扬琴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三百多年的变迁,分别从民间音乐曲种、剧种、乐种和少数民族民间器乐四种音乐种类,论述扬琴中国化的演变,通过田野调查与史料文献相互参照的方法,说明外来扬琴成为中国民族民间乐器,与中国各地方人民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文化事项密不可分。
  第四章从音乐本体的角度,论述扬琴音乐形态的变迁,透过不同音乐文本资料的比较,分析扬琴音乐曲调来源、曲目类型、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等音乐本体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第五章从乐器的文化功能角度,论述扬琴在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作用,透过音乐的表现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作用下的扬琴中国化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