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研究
【6h】

中国人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振动的定义

1.2 振动的分类

1.3 人体振动感知机理

1.4 全身振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5 研究人体全身振动感知的意义

1.6 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研究现状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振动测量体系

2.1 振动测量概述

2.2 加速度计

2.3 信号调节器

2.4 人体振动测量系统标定

2.5 信号处理(频率计权)

2.6 信号处理(统计量度)

2.7 本章小结

3 人体全身振动测量和评测标准

3.1 BS 6841:1987

3.2 ISO 2631-1:1997

3.3 BS 6841:1987和ISO 2631-1:1997的对比

3.4 ISO 2631-2:2003

3.5 我国振动标准

3.6 本章小结

4 实验准备

4.1 实验环境介绍

4.2 激振系统介绍

4.3 实验加速度计简介

4.4 891放大器

4.5 INV3060A型采集仪简介

4.6 其他实验器材简介

4.7 本章小结

5 实验过程

5.1 实验方法概述

5.2 实验参数选择

5.3 受试人员选取

5.4 实验前告知受试人员事项

5.5 阈值测定(坐姿、立姿、卧姿)

5.6 本章小结

6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6.1 受试人员阈值统计

6.2 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频率和姿势差异

6.3 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性别差异

6.4 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年龄差异

6.5 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身高差异

6.6 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体重差异

6.7 全身振动感知的职业差异

6.8 实验结果与文献对比

6.9 实验结果与标准对比

6.10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科学问题。振动破坏了人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国际上已经将其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全身振动属于振动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是指通过与身体的支撑面(如座椅、床板、地面等)传递到整个人体的振动。
  交通运输工具、施工、工业机械、农业设备等引起的振动通过大地和建筑基础传递到附近建筑物室内。人体暴露于这些全身振动的环境中,当建筑物的振动幅值只要稍微超过人体的感知水平时,就可能引起居住者产生不满。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综述了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研究现状及相应标准,并介绍了现有的评价全身振动的方法和物理量,指出现有评价全身振动感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选取了38名中国受试人员,采用激振器进行激励,测定坐姿、立姿、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得到相应的频率-阈值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频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的中国人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差异;通过与外文文献、相关标准的对比,做出相关建议。
  虽然国外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但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研究中国人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国内工程实践以及标准的修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