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梗喉毛花抗炎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6h】

长梗喉毛花抗炎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长梗喉毛花为龙胆科(Gentianaceae)喉毛花属(Comastoma)植物长梗喉毛花Comastoma pedunculatum(RoyleeXD.Dou) Holub的干燥全草。始载于《晶珠本草》,为藏医常用药材,藏药名桑斗。长梗喉毛花在西北地区作为藏茵陈使用,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胆结石等疾病。
   本论文承接本课题组对长梗喉毛花70%乙醇提取物中具有保肝活性的乙酸乙酯部位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鉴定技术对其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具有抗炎活性的组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相关药理活性筛选。
   从长梗喉毛花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了30化合物(1-30),其中20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3β,16β,23-三羟基-13,28-环氧-11-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1)、3β,16β,23-三羟基-13,28-环氧-11-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3β,16β,23-三羟基-13,28-环氧-11-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3)、3β,16β-二羟基-13,28-环氧-23-氧代-11-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4)、3β,16β,23,28-四羟基-13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呋糖苷(5)、3β,16β,23,28-四羟基-13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6)、3β,16β,23,28-四羟基-13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p-D-吡喃葡萄糖苷(7)、3β,16β,23,28-四羟基-13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8)、3β,16β,23,28-四羟基-11,13-齐墩果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9)、3β,16β,23-三羟基-13,28-环氧-11-乌苏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10)、3β,16β,23-三羟基-13,28-环氧-11-乌苏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呋糖苷(11)、柴胡皂苷元F(14)、3-O-β-D-呋糖基柴胡皂苷元F(15)、风轮菜苷XV(16)、柴胡皂苷A(17)、6-乙酰基柴胡皂苷A(18)、风轮菜苷I(19)、柴胡苷I(20)、风轮菜苷XII(21)、柴胡皂苷b3(22);5个口山酮苷类化合物:1,4,6-三羟基-8-O-[2-(4’-羟基-3’-甲氧基-反式桂皮酰基)-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口山酮苷(12)、1,4,6-三羟基-8-O-[2-(4-羟基-反式桂皮酰基)-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口山)酮苷(13)、1-O-β-D-吡喃葡萄糖-3,7,8-三羟基(口山)酮苷(23)、1-O-樱草糖-3,7,8-三羟基口山酮苷(24)、1-O-樱草糖-4,6,8-三羟基口山酮苷(25);5个黄酮苷:3’,5,7-三羟基-6-C-β-D-吡喃葡萄糖基黄酮苷(26)、4’,5-二羟基-7-甲氧基-6-C-β-D-吡喃葡萄糖黄酮苷(27)、3’,4’,5,7-四羟基-6-C-β-D-吡喃葡萄糖基黄酮苷(28)、3’,4’,5.三羟基-7-甲氧基-6-C-β-D-吡喃葡萄糖黄酮苷(29)、芦丁(30)。其中化合物1-11为新的皂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喉毛花皂苷A-K,化合物12,13为新的口山酮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喉毛花苷E-F,化合物14、15、19-26、28-3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对分离得到的20个皂苷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多种药理模型的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10-5M浓度下,化合物9,15,16,17,18,19,21等有比较明显的NO生成抑制,这一活性可能部分是由于化合物会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活性而造成。在10-5M浓度水平,化合物1,5,6,7,8,14,15,16,17,19,20,22有肝保护活性趋势;化合物16在10-6M浓度下,对HCT-8,Bel-7402,BGC-825,A549,A2780细胞株有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均无活性;在10-5M浓度水平,这些化合物均无抗HIV活性,而有些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长梗喉毛花化学成分的研究内容,为其抗炎、保肝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