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子宫内膜癌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早期子宫内膜癌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结果

一、治疗反应

二、保守治疗结局

三、改行手术治疗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失败的相关问题分析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总结140例连续大剂量孕激素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原因及改行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及肿瘤结局。
  方法:
  1991年11月至2015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内膜不典型增生共140例行连续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评估子宫内膜变化情况,患者放弃保守治疗、治疗期间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则随时转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完全缓解后予个体化后续治疗。回顾性分析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后行手术治疗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结果:
  研究纳入89例子宫内膜癌(EC)和51例不典型增生(AH),中位年龄31岁。大剂量孕激素治疗102例(72.9%)获CR,11例(7.8%)获PR,5例(3.6%)SD,1例(0.7%)PD。22例转行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6(3-151)月。AH组和EC组手术率分别为11.8%和18.0%(P>0.05);MA组和MPA组手术率分别为14.5%和16.7%(P>0.05);年龄≤35岁和>35岁者手术率分别为13.3%和41.7%(P<0.05),BMI<25kg/m2和≥25kg/m2者手术率分别为10.7%和23.2%(P<0.05)。年龄>35岁是孕激素治疗后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
  结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连续口服大剂量孕激素可获得较高逆转率;年龄>35岁是终止保守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