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者依非韦伦血药浓度分析
【6h】

中国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者依非韦伦血药浓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引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随访及标本采集

2.3 HPLC-UV法检测血药浓度

2.3.1 试剂和材料

2.3.2 仪器

2.3.3 色谱条件

2.3.4 标准曲线、质控

2.3.5 检测步骤

2.4 HIV-1病毒载量检测

2.5 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基线情况

3.2 依从性状况

3.3 服药第4周,24周,48周时血浆EFV浓度比较

3.4 病毒学应答

3.5 随访期间其它临床指标的变化

3.6 血药浓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艾滋病治疗当中的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然而,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不断发展完善,ART已经可以实现病毒抑制、免疫重建,从而延长HIV/AIDS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依非韦伦(Efavirenz,EFV)是一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而且是中国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但EFV的不良反应一直是其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血药浓度则是和EFV不良反应显著相关的。所以EFV的血浆药物浓度分析有着极大的价值。
  研究目的:
  检测中国HIV患者的EFV血浆药物浓度,探讨其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EFV药物减量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选取了来自中国大陆9个研究中心共428名接受EFV治疗的HIV/AIDS患者,用药方案为TDF300mg qd+3TC300mg qd+EFV600mg qn。
  入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后4周、24周、48周的血浆标本会被用于EFV血药浓度统一检测,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血常规、肝肾功能、HIV病毒载量、淋巴细胞亚群等临床指标也会在每次随访时进行检测记录。
  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来分析这些临床指标与血浆EFV浓度的关系。
  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随访患者4W、24W、48W血浆EFV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3.059μg/mL(IQR2.313-4.215)、3.454μg/mL(IQR2.698-4.684)、3.781μg/mL(IQR3.019-4.928),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EFV血药浓度显著升高,48周血药浓度>24周血药浓度>4周血药浓度(P=0.000).在Spearman秩和检验中,血药浓度与体重有着最显著的相关性,基线体重与4周血药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21(p=0.000)。在包含体重、性别、年龄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仅体重与EFV血药浓度显著相关(P=0.000)。在体重小于60kg的亚组分析中,有50.6%的患者EFV血药浓度>4mg/l,显著高于其他海外研究团队的结果。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与4周,24周或48周的血药浓度相关,比如基线、4W/24W/48W较高的CD4计数与4W低血药浓度相关;高ALT、AST及TBIL与低血药浓度相关;高血药浓度的患者也倾向于有更高的TC及HDL,但这些因素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并不能在每个随访点观察到,而且这些相关性在Spearma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中并不完全一致。有43名患者在24周或48周出现了病毒学失败,其中27人在随后实现了病毒学抑制。在病毒学失败的患者中仅3人被发现存在依从性不佳。共有9名患者在10个随访点上出现了血药浓度<1mg/l,其中2名患者在3个随访点上出现了病毒学失败。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人群依从性较好,仅在9名患者的10个随访点观察到血浆依非韦伦浓度低于1mg/l。中国艾滋病患者的依非韦伦血药浓度偏高,有更高的比例超出依非韦伦的治疗窗口;且依非韦伦血药浓度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血浆依非韦伦浓度与体重呈显著的负相关,低体重患者有更高的血药浓度。血浆依非韦伦浓度与患者TC,HDL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与既往研究相符,但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仅有3人存在明确的依从性不佳,可能耐药的发生是导致治疗失败更主要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EFV在中国人群中用药剂量下调的可能性,并可针对患者的体重、基因型、血药浓度来调整EFV用药剂量,实现用药方案的个体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