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6h】

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论文正文 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第四章 论文综述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致谢

个人简历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人成年早期体重状态、成年早期至中年时期长期体重变化对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选取参加1998年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MUCA)的15组人群样本,每个人群整群抽样约1000人,其年龄在35~59岁(定义为中年时期),男女各半,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包括询问研究对象25岁时(定义为成年早期)的体重。根据研究对象25岁时的体重和调查时的身高,计算其25岁时的体重指数(BMI);研究对象按成年早期BMI水平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27.9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为现测体重与25岁体重差值,根据体重变化将研究对象分为<-7.5kg组、-7.5~-2.6kg组、-2.5~2.5kg组、2.6~7.5kg组、7.6~12.5kg组和>12.5kg组共6组,分别探讨25岁时的体重状态和随后的体重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
  共有14635人纳入分析,3525人本次调查时被诊断为高血压,研究对象25岁时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97%(250/1391),23.35%(2558/10953),30.34%(653/2152)和46.04%(64/139),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7.5kg组、-7.5~-2.6kg组、-2.5~2.5kg组、2.6~7.5kg组、7.6~12.5kg组和>12.5kg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99%(154/963),14.96%(303/2025),15.42%(422/2737),20.97%(617/2942),27.13%(756/2787),和40.02%(1273/3181),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25岁时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独立正相关(趋势检验P<0.01)。体重减轻能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者(BMI≥24kg/m2)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与体重变化-2.5~2.5kg(稳定体重)相比,体重变化-7.5~-2.6kg组和<-7.5kg组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8(0.66-0.92)和0.59(0.47-0.73),成年早期即处于较低体重者(BMI:18.5-20.9kg/m2),同样的体重减轻并不能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0.87(0.59-1.28)和0.96(0.45-2.06),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成年早期的超重和肥胖、成年早期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独立相关,体重减轻能够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低体重者继续减重并无获益。

著录项

  • 作者

    周龙;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连成;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4.102.31;
  •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机制; 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