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优秀中距离跑选手刘芳、刘桦玮2013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
【6h】

对优秀中距离跑选手刘芳、刘桦玮2013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选题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发展

2.2现在训练周期理论的发展

2.3关于训练周期方面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跟踪调查法

3.2.3专家访谈法

3.2.4问卷调查法

3.2.5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年度周期安排的基本理论

4.1.1 有关训练周期安排的基本原理

4.1.2 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4.2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全运会年度周期安排

4.2.1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划分

4.2.2我国第十二届全运会年度比赛时间的安排

4.2.3 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全运会年度中各阶段训练安排

4.2.4 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全运会高原训练的结构安排

4.2.5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年度周期体能训练安排手段

4.2.6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年度周期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安排变化特征

4.2.7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周期训练周课次变化趋向

4.2.8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 2013年1500米比赛次数成绩变化动态

4.3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全运会专门准备期训练安排

4.3.1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前训练的训练特点

4.3.2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赛前强化阶段训练安排

4.3.3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全运会专门准备期对自身训练周次的安排

4.3.4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比赛期周训练安排

4.3.5 我国第十二届全运会六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4.4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全运会前身体机能指标分析

4.4.1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的血红蛋白(HB)变化分析

4.4.2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刘芳、刘桦玮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距离跑是大强度的田径径赛项目之一,本文是对参加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我国部分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年度周期安排,对其训练的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中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负荷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年度周期安排的规律和特点,为中距离跑的训练提供参考。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般年度周期上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可安排年度双周期结构形式,全运会年因有一个单独的赛前时间段,因而可安排三周期的训练结构形式。在这种分期安排中,前两个大周期的结构是相同的,既包括一个基础训练中周期,一个专项训练中周期,一个比赛中周期,一个恢复中周期,而在第三个大周期中在主要比赛中周期前安排了一个赛前训练中周期。
  2.中长跑项目的力量训练不是追求的最大力量,而是及速度、力量、耐力的逐步增长,并于专项能力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科学的融为一体,保证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和动作节奏的稳定性,促进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
  3.全运会的专门准备期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竞技状态而进行的专门训练阶段。使运动员赛前训练水平达到比赛的竞技状态并处于一个非常高的稳定时期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4~6周,刘芳和刘桦玮的专门准备期为8周。
  4.全运会年度刘芳、刘桦玮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呈“波浪式”变化趋势,通常采用三种训练方式,一是加强度减量或保持量;二是加量减强度或保持强度;三是既加量也加强度。这三种配合形式要根据训练各时期、阶段和比赛的具体任务选择。
  5.刘芳和刘桦玮两名运动员在全运会年训练主要的指标监控是血红蛋白(HB)和血清肌酸激酶(CK)在训练大强度后的变化,反映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疲劳度和训练强度的大小。
  6.中距离跑运动员在赛前恢复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备战全运会期间的医疗和运动营养工作非常的重要,对运动员的赛前恢复起决定性的作用。比赛期间一个团队的配合对于取得好的名次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著录项

  • 作者

    刘桦玮;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詹建国;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22.202;
  • 关键词

    中距离跑; 运动训练; 年度周期安排;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