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6h】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文化资源的研究备受我国研究学者的关注

2.2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研究较为薄弱

2.3 全国各地对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研究日渐增多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核心概念的界定

4.1 原生态

4.2 体育文化

4.3 原生态体育

5 调查结果与研究分析

5.1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5.2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项目普查

5.3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特征表现

5.4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项目在各县区的生存状态

6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开发与利用

6.1 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6.2 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黄河三角洲流域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也和全国其它流域一样,由于其存在所依赖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某些源远流长、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原生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已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演变而被人们淡化和遗忘。2001-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2009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也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传统体育项目类别、体育文化资源特征以及在各县区的生存状态和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原生态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有较广泛的传播区域。具有很明显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地域性和传统性、多样性与多元性、传承性和融合性等体育文化资源特征。但是在生存状态和开展情况调查中发现,黄河三角洲传统体育项目在各县区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一是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学生已很少接触;二是具有流域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留存的越来越少;三是各县区开展情况很不均衡。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积极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因此,开发与利用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将其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不能随意而行。为此,本文提出了多项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尝试性地提出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即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和制度,地方学校要设立创新和开发的激励机制,基层体育教师要增强参与意识和开发能力,高校课程设置要跟上传统体育改革的步伐,相关研究机构要树立为地方教育服务的意识,社区活动内容要配合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希望能为类似黄河三角洲流域的体育工作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传统体育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