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研究
【6h】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2.2 竞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田径运动员伤病率的特征

4.2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分布的特征

4.3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的特征

4.4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性质的特征

4.5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间的特征

4.6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种类

4.7 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

4.8 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

4.9 田径运动损伤的急救与恢复

4.10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竞技体育中田径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竞技田径的发展,竞技田径运动员,尤其是年轻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负担越来越重。运动损伤作为田径训练与竞赛中的一支巨大阻力,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成绩甚至是运动生涯。了解怎样合理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了研究,总结规律,从而得到损伤发生的原因等,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为运动员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
  1、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高发部位为膝、足踝、小腿、腰背、髋和手腕,损伤率分别为21.3%、18.1%、16.0%、11.7%、10.6%和8.5%。同时,损伤部位与田径运动员从事的具体项目有密切联系。跑步和跳跃类运动员损伤集中在下肢;投掷类运动员损伤主要为上肢损伤。
  2、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占损伤总人次的83.0%;其次为中度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12.8%;重度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4.3%。
  3、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性质与其从事的项目有关:跑步及投掷类项目的损伤主要为慢性损伤,跳跃类项目的损伤主要为急性损伤。
  4、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间主要在训练中,占67.0%,发生在训练前的损伤占12.8%,发生在训练后的损伤占20.2%。
  5、在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中发现常见运动损伤种类:跑步类运动常见损伤有小腿痉挛、前踝撞击、膝关节韧带扭伤、外胫夹、跟腱炎、膝关节炎、髋关节炎;跳跃类运动常见损伤有半月板撕裂、前踝撞击、跟腱撕裂、腰椎间盘突出、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大腿肌肉拉伤;投掷类运动常见损伤有腕管综合征、SLAP撕裂、肩袖肌腱炎和撕裂、网球肘、肩部不稳定、手腕骨折。
  6、通常田径运动员出现损伤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原因。直接的原因是运动员自身的体能和训练等,而间接的原因则是运动的特点是否符合运动员的身体构造。
  7、田径运动损伤的应对策略包括损伤的预防、治疗和恢复。一般预防方式是体能训练和存储,使得身体素质有所提升,训练后要进行放松恢复,加强医疗监督管理。损伤发生时,从现场急救到后期送诊都不能耽误。而运动员在接受治疗之后,要有保持恢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