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作用的评价——以京沪大通道为例
【6h】

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作用的评价——以京沪大通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通道客运体系的现状

1.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运输通道理论的研究概况

2.1.1 运输通道与综合运输大通道概念界定

2.1.2 运输通道的国外研究

2.1.3 运输通道的国内研究

2.2 大通道客运体系相关研究

2.2.1 宏观层次结构

2.2.2 中观层次结构

2.2.3 微观层次结构

2.3 通道经济带的相关研究

2.3.1 综合运输大通道与通道经济带的协调发展观

2.3.2 国内外通道经济带概况

2.4 高速铁路与大通道客运体系的相关研究

2.4.1 高速铁路概况

2.4.2 高速铁路与大通道客运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与大通道客运体系的作用机理

3.1 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内部运输结构的作用机理

3.1.1 资源配置效应

3.1.2 综合供求平衡效应

3.2 高速铁路对通道经济带作用机理

3.2.1 直接推动效应

3.2.2 城市化效应

3.2.3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4 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作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4.1 评价原则和思路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思路

4.2 评价方法选择

4.2.1 有无对比法

4.2.2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4.3 评价指标选择

4.3.1 对大通道客运体系内部运输结构作用的评价指标

4.3.2 对通道经济带作用的评价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京沪大通道客运体系的现况

5.1.1 京沪大通道的概况

5.1.2 京沪大通道客运体系

5.1.3 京沪高速铁路概况

5.2 京沪高铁对京沪大通道客运体系的作用评价

5.2.1 数据预测

5.2.2 京沪高铁对京沪大通道客运体系内部运输结构的作用

5.2.3 京沪高铁对通道经济带的作用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结论

6.2 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运输方式供给能力的测算方案

展开▼

摘要

随着运输方式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高效协调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综观国外/境外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高速铁路以其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对未来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形成和完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高速铁路主要以客运专线为功能定位,因此本文选择研究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的作用。根据大通道的相关理论,将这一作用分成: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内部运输结构的作用和高速铁路对外部通道经济带的作用,并对这两种不同作用设置不同的指标,采用DEA方法进行评价,进而论证高速铁路不仅能够优化大通道客运体系的内部运输结构,还能提高大通道推动通道经济带发展的有效性。 为了给上述两种作用评价提供依据,本文首先界定了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内涵,从大通道的运输结构和通道经济带视角出发,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的作用机理。 本文把高速铁路对内部运输结构的作用分解成资源配置效应和综合供求平衡效应两部分,设置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供求平衡系数两个指标;把高速铁路对通道经济带的作用分解成:直接推动效应、城市化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通过大通道推动通道经济带发展有效性系数的变化来体现其综合效应。 本文以京沪大通道为例,采用有无对比法,比较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后的2013年和2018年,“有”与“无”高速铁路两种情况下,京沪大通道客运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综合供求平衡系数和有效性指数的变化,根据各指标的判别准则,进一步论证了高速铁路对大通道客运体系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