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TOD与S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布局研究
【6h】

基于TOD与S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

2.1.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类别

2.1.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的职能

2.1.3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规模

2.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构成形式

2.2.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子系统构成

2.2.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子系统聚合形态

2.3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子系统综合一体化布局原则

3 TOD模式下枢纽内交通换乘布局研究

3.1 理论基础

3.2 轨道交通枢纽交通层次划分

3.3 轨道交通线站位布局研究

3.3.1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线位布局

3.3.2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站位布局

3.4 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布局研究

3.4.1 换乘方式的组织形式

3.4.2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间换乘方式的组织

3.5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布局研究

3.5.1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组织与布局

3.5.2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步行交通换乘组织与布局

3.5.3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与小汽车换乘组织与布局

3.5.4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与出租车换乘组织与布局

3.6 小结

4 SOD模式下轨道交通间换乘方式的选择

4.1 行人交通理论

4.1.1 基于乘客感知的交通设施服务水平

4.1.2 群集流动理论

4.1.3 有效宽度理论

4.2 轨道交通换乘方式选择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参数设置

4.2.3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2.4 模型求解

4.2.5 小结

4.3 基于SOD模式的不同交通设施服务水平下换乘方式选择

5 SOD与TOD模式下苹果园枢纽交通换乘布局研究

5.1 苹果园枢纽区域综合规划概况

5.2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与站位研究

5.3 TOD与SOD共同导向下枢纽内交通换乘布局与组织

5.3.1 轨道交通间换乘布局

5.3.2 枢纽内其他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换乘布局与组织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大批大型、特大型城市相继涌现,立体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紧缺的最佳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内部不仅囊括了轨道交通、地面常规公交、自行车、出租车、私家小汽车等多种不同交通方式,实现了轨道交通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客流的转换,同时还融合了交通、商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子系统。一个运转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其换乘接驳系统不但要满足乘客换乘便捷、舒适的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枢纽内部各功能子系统的合理布局,使之形成一个多功能综合体,最大化地集约土地资源。
  文章首先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枢纽内交通方式进行了层次划分,提出了枢纽内交通换乘逐层反馈设计原则。然后在TOD理论核心理念下,定性分析枢纽内轨道交通线站位布局原则、轨道交通间以及其它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间TOD换乘设计要点。
  其次以步行交通流与行人交通服务水平理论为基础,基于我国行人交通特性建立了换乘方式选择模型,得到了不同服务等级下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客流量与换乘形式的对应关系,可作为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设计的参考。
  文章最后对北京市苹果园交通枢纽进行了实例研究,从土地集约利用定性角度与乘客换乘舒适度定量角度提出了轨道交通间及其它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间的换乘优化方案,为苹果园地区交通换乘深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