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
【6h】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配送优化方面的研究

1.2.2 水产品配送优化方面的研究

1.2.3 生鲜产品城市配送优化方面的研究

1.2.4 冷链配送优化方面的研究

1.2.5 冷链配送系统优化方面的研究

1.2.6 相关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配送管理理论

2.1.1 配送模式

2.1.2 冷链配送管理

2.2 系统科学理论

2.2.1 配送系统构成理论

2.2.2 系统动力学方法

3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现存问题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界定

3.1.2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内涵

3.2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基本流程图构建及分析

3.2.1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基本流程图构建

3.2.2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基本流程图分析

3.3 水产品不同配送模式现存问题与产生原因分析

3.3.1 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2 中间企业自营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3 共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建目的及模型边界确定

4.1.1 模型构建目的

4.1.2 模型边界的确定

4.2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因果反馈回路

4.2.1 影响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因素分析

4.2.2 构建模型相关假定

4.2.3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因果回路图构建

4.3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SD流图构建及分析

4.3.1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SD流图

4.3.2 关键变量的原因树图和使用树图分析

4.3.3 模型主要方程体系

5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以北京市为例

5.1 北京市水产品相关数据及模型有效性检验

5.1.1 北京市水产品相关数据

5.1.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2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情景分析

5.2.1 不同信息技术水平情景分析

5.2.2 不同需求响应能力情景分析

5.2.3 不同组织配送能力情景分析

5.2.4 不同流通加工作业效率情景分析

5.3 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改进策略

5.3.1 针对信息共享方面存在问题的优化改进策略

5.3.2 针对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问题的优化改进策略

5.3.3 针对运营主体合作方面存在问题的优化改进策略

5.3.4 针对配送环节衔接方面存在问题的优化改进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2012年,全国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5906.01万吨,已经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总产量的37.67%左右,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42公斤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但是水产品冷藏设施设备的拥有量和水产品冷链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环节普遍存在断链现象,保鲜技术过于传统、技术比较落后,保鲜冷藏比例不足20%;及时深加工处理比例不到10%。现有的冷链配送设施、设备及配送效率无法满足产量快速增长的水产品对冷链的需求。
  本文详细分析了系统内的各个活动主体的特点,根据水产品的流通特性,画出基于主体的基本运作图。从配送主体、配送活动和消费活动等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三种不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归纳产生的原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的因果回路图,详细描述了各因素的因果关系。为了区别不同变量的性质,更加直观地刻画这些系统内外部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回路图转化成SD的流量存量图。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指标和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数据,进行不同技术指标的情景分析。通过改变不同技术指标乘数的取值(信息技术水平、流通加工作业效率、组织配送能力和需求响应能力)来实现。
  为了解决配送主体相互排挤、不合作,配送资源利用效率低,信息共享不对称,各配送环节断链,配送设施分布不均匀,水产品包装容器、运输车辆、冷库的托盘等配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本文主要从信息共享、利益分配、运营主体合作和配送环节衔接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优化改进策略。配送系统中的主体充分共享自身的资源、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控配送作业;按照综合贡献分享利益(配送量、配送稳定性、配送作业的规范性等一系列的指标)对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弥补企业的损失,使利益分配均匀;促进各层次主体间合作,遏制恶性竞争行为;制定相关的标准,使得配送系统的各项作业能够标准化,协调各配送环节。达到降低标准冷藏车辆数、减少库存成本、减少配送作业成本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