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碳经济下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
【6h】

低碳经济下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各章内容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2.1 低碳经济相关研究

2.2 绿色竞争能力相关研究

2.2.1 绿色竞争能力

2.2.2 绿色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 绿色竞争能力评价

2.2.4 绿色竞争能力提升

2.3 以往文献评述

2.4 本文相关理论工具

2.4.1 企业竞争能力

2.4.2 利益相关者

2.4.3 环境外部性

2.4.4 均衡理论与演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与低碳化转型

3.1 我国汽车产业状况

3.2 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的必要性

3.3 我国汽车油耗标准的发展

3.3.1 乘用车油耗标准的发展

3.3.2 商用车油耗标准的发展

3.4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低碳转型相关财税政策回顾

3.5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实践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四维模型”

4.1 “四维模型”整体框架

4.2 环境维解析

4.3 资源维解析

4.4 知识维解析

4.5 创效维解析

4.6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形成机理

4.6.1 目标导向耦合

4.6.2 价值链导向耦合

4.6.3 要素传导耦合

4.7 本章小结

5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体系:四维模型视角

5.1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构建原则

5.1.2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指标释义

5.2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方法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2.2 因子分析法的一般原理

5.2.3 分析步骤

5.2.4 综合评价模型

5.3 本章小结

6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6.1 样本范围

6.2 中国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绿色竞争能力评价

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数据标准化及有效性检验

6.2.3 确定主成分和因素分析

6.2.4 综合评价及子维度评价

6.2.5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中国A股商用车上市公司绿色竞争能力评价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标准化及有效性检验

6.3.3 确定主成分和因素分析

6.3.4 综合评价及子维度评价

6.3.5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提升的“四力机制”

7.1 “四力机制”的提出

7.2 压力机制:强化以低碳为核心的环保规制

7.2.1 环保规制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成本收益分析

7.2.2 环保规制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7.2.3 我国汽车环保规制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7.3 动力机制:基于生命周期的财税政策设计

7.3.1 财税政策提升绿色竞争能力的机理分析

7.3.2 各国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财税政策比较

7.3.3 我国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财政政策建议

7.3.4 我国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7.4 引力机制:环境战略引领

7.4.1 环境战略

7.4.2 企业环境战略选择与SWOT分析组合

7.4.3 案例分析

7.5 合力机制: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价值链构建

7.5.1 绿色价值链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机理分析

7.5.2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价值链构成要素

7.5.3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价值链支撑要素

7.6 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跃迁

7.7 本章小结

8.1 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当前,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处于CO2排放头号位置的中国亟需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模式向低排放、低能耗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走出新型绿色工业化道路,以期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能力的标志性产业。从资源与环境角度看,虽然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是离汽车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汽车制造企业如何调整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升级道路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和企业都无法回避的路径选择。本文以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如下四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环境是什么?本文通过企业竞争能力理论的全视角考察,融合低碳经济、利益相关者、环境外部性相关研究分析了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环境影响,国际碳排放规制趋严等指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低碳发展状况。
  第二,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是什么?本文在界定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前面的理论基础从环境、资源、知识、创效四个维度分析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要素构成,通过研究四个维度要素的耦合关系,解析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形成的基本机理。
  第三,如何测度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能力?本文从环境、资源、知识、创效四个维度构建了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以我国A股乘用车、商用车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绿色竞争能力测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揭示了环境维要素和知识维要素的持续培育是提升其绿色竞争能力位势的重要原因。
  第四,如何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其完成低碳化改造?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解决机制。政府层面必须综合运用环保规制+财税政策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构建压力和动力作用机制。企业层面必须综合运用实施积极环境战略和绿色价值链管理构建引力和合力机制。从压力机制构建的思想出发研究环保规制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成本——收益机制;运用DEA方法实证考察环保规制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汽车环保规制标准应加快与国际接轨。从动力机制构建的思想出发分析了政府政策通过纠正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机理;并结合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的政策实践,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我国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财税政策要点。从引力机制构建的思想出发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环境战略选择与绿色竞争能力提升,并以福田汽车公司为案例为其进行环境战略定位。从合力机制构建的思想出发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价值链构建与绿色竞争能力提升。汽车制造企业只有充分将环境、资源、知识、创效四个维度的要素充分融入闭环绿色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获得绿色竞争能力的持续提升。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为:(1)从产业低碳化转型视角,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内涵、测度与提升,对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是一种新的思路拓展。(2)基于竞争能力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的分析,界定了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内涵,构建了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四维模型。从环境、资源、知识、创效四个维度解析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要素构成,从耦合视角讨论绿色竞争能力的形成机理。(3)区别传统竞争能力评价,本文基于四维模型视角构建了低碳经济下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的设计中创新性地将政府补助强度、税收优惠强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绩效、环保资金投入比例、社会责任履行、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占比、发明专利占比、纳入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数、经济增加值率这些指标应用到具体的评价之中,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分别以我国A股乘用车和商用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进行了评价,为以后的汽车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监测提供实证范例。通过对乘用车和商用车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能力评价,既可以帮助这些企业了解当前自身绿色竞争能力位势,也能够帮助他们诊断自身绿色竞争能力的短板。(5)基于环境外部性、均衡理论、演化理论、环境战略和价值链管理构建了培育汽车制造企业绿色竞争能力的四力机制。唯有四力联动才能有效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能力,加快产业向低碳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