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6h】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2.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大革命时期农村调查和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

2.1.2 大革命失败后党在中心城市面临着发展困境

2.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革命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2.2.3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农民战争的经验借鉴

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艰辛探索

3.1 土地革命前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初步探索

3.1.1 确定以武装斗争为方针的革命形式

3.1.2 摒弃城市中心论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3.1.3 深入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3.1.4 回答了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3.2 土地革命中后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形成

3.2.2 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

3.2.3 提出以农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3.2.4 制定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保证革命胜利

3.3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科学运用

3.3.1 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3.3.2 创造三三制的政权以巩固统一战线

3.3.3 推行减租减息的特殊时期土地政策

3.4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科学运用

3.4.1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3.4.2 完成土地改革后解放区连成一片

3.4.3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4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认清中国特殊国情是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据

4.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4.1.2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

4.1.3 农村是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

4.1.4 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2 党的工作重心长期放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

4.2.1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4.2.2 建设农民为主力的人民军队

4.2.3 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政权

4.2.4 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扩大

4.3 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全国革命高潮

4.3.1 农村积蓄力量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4.3.2 以充分的城市工作辅助乡村工作

4.3.3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5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5.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

5.1.1 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5.1.2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5.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价值

5.2.1 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5.2.2 为发展中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提供指导

5.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实践价值

5.3.1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

5.3.2 坚持群众路线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5.3.3 调动农民积极性和提高思想文化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需要循着历史的痕迹,挖掘其永不磨灭的当代价值。这条革命道路理论是对农民问题的深入探索,对于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本文在立足于中外学界对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艰辛探索、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绪论。这部分是对论文结构的整体把握,主要从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这四部分做出阐释。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这条革命道路理论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经验相结合的典范。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艰辛探索。本章节对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从结构上分两部分:其一,土地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理论的探索基本完成。其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科学运用了革命道路理论。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节从三部分进行论述,一是认清中国特殊国情是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据。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二是党的工作重心长期放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三是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全国革命高潮。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取得最后胜利。
  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文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革命道路理论的价值进行阐释。一是历史意义;二是理论价值;三是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