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眩光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防眩光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实验部分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和即将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针对目前显示器的防眩光问题,本文在大量实验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纳米粒子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相结合,运用湿法辊涂工艺在TAC基材上涂敷防眩光涂层,制备了应用于显示器偏振片上的防眩光涂膜材料。 本文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用经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纳米TiO2,与MMA单体混合,合成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用TG、IR、DSC、AF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MA和经KH-570改性后的TiO2上的双键已发生聚合,PMMA成功包覆在TiO2表面,纳米复合粒子外观呈球状,平均粒径在75nm左右。 将各种纳米级粉体和微米级粉体与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防眩光性能进行初步的比较,发现以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和10μmPMMA微球混合物作为防眩光粒子的综合效果最佳。 用湿法辊涂工艺制备防眩光涂膜,需采用合适的成膜体系。本文首先采用水性聚氨酯成膜。为了改善纳米粒子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本文选择SDBS、PEG、PVA、BYK系列等六种分散剂考察了各自的分散效果,发现加入分散剂BYK-154的涂覆液的稳定性最好。但由于水性聚氨酯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较低,导致防眩光涂层从基材脱落。 紫外光固化体系成膜速度快、涂层透明性好、力学性能优良,本文采用此体系固化成膜,考察了PMMA微球、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和消光剂对薄膜防眩光性能、涂料黏度、涂膜力学性能以及耐化学药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防眩光涂膜材料涂层的粒子配方:0.5%PMMA微球、0.5%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和0.75%消光剂。 选用上述配方,采用湿法辊涂工艺制备的防眩光涂膜材料具有优良的防眩光效果、高硬度、良好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以及良好的耐水性和耐酸性,其透光率为92.3%、雾度为10.69%、光泽度为62.4%。该法工艺简单,作为显示器偏振片用防眩光材料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