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甜叶菊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甜度的研究
【6h】

甜叶菊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甜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甜叶菊与甜菊糖苷概述

1.1.1 甜菊糖苷类物质的结构特点

1.1.2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活性性质

1.1.3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产品的应用

1.2 提取分离技术与结构鉴定手段介绍

1.2.1 提取分离技术

1.2.2 结构鉴定技术介绍

1.3 前人的研究成果

1.4 论文选题的背景

1. 4.1 论文选题的依据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涉及到的研究过程

1.6 研究方案

1.6.1 本文研究方案

1.6.2 预期研究结果

1.7 本课题难点分析

第二章 甜叶菊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2.1 实验准备

2.2 实验过程

2.2.1 甜叶菊提取分离实验路线

2.2.2 实验步骤

2.3 甜菊苷粗品组成物质种类的估计

2.3.1 检测条件

2.3.2 样品液的制备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甜菊糖苷粗品的成分研究

2.4.1 工艺流程

2.4.2 实验步骤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甜菊糖苷定量定性分析

3.1 实验准备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材料

3.2 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3.2.1 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3.2.2 甜菊糖苷化合物HPLC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甜度的研究

4.1 甜度预测模型适用性研究与甜度预测

4.1.1 几种甜菊糖苷甜度已知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4.1.2 本文纯品物质的甜度测定

4.2 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1 Ⅰ型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2 Ⅱ型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3 Ⅲ型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4 Ⅳ型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5 Ⅴ型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2.6 其他骨架化合物甜度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全文小结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展开▼

摘要

甜菊糖苷是一种甜度高,热量低的新型甜味物质。本文主要研究甜叶菊干叶的提取分离、甜菊苷糖苷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含量,以及其甜度与结构特点的关系。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甜菊糖苷的分离提纯,得到纯品化合物。经过精细化的提取分离工艺,得到甜菊糖苷粗品。为了确定该工艺得到的产品其化学组成以及杂质成分,将该粗品经正相硅胶柱,十八硅烷键合硅胶柱,葡聚糖凝胶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层析柱进行精细化的分离纯化,最终得到12个纯品化合物。经薄层层析色谱确定化合物的纯度,质谱确定其分子量,核磁共振确定其化学结构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其为甜菊糖苷类:莱鲍迪A苷、B苷、D苷、甜菊苷、M苷、E苷;萜类:16,18二羟基,13-甲基17-双环庚烷;单糖类:葡萄糖;脂肪糖苷:6-羟基-11(β-吡喃葡萄糖基)-2-十二酮、α-L-吡喃甘露糖-6-α-D-吡喃甘露糖(1-2),3-甲基-α-D-吡喃甘露糖(1-3)6-脱氧-环己醇糖苷、β-D-吡喃葡萄糖,1-[(8R)-8-[(3,6-双脱氧-α-L-阿拉伯式-六碳吡喃糖)壬酸酯;甾烯类:3β-甲氧基-3β-甲基-19-去甲基-9-甾烯。其中,酮糖苷为新的化合物。
   其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品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其最佳的条件为:氨基柱,流动相体积比为乙腈∶水=80∶20,紫外检测或者蒸发光检测。因为甜菊糖苷粗品中的各化合物的含量不相同,其中主要成分莱鲍迪A、B苷,甜菊苷,葡萄糖单体均进行了含量测定,分别是莱鲍迪A苷48.0%,莱鲍迪B苷2.2%,甜菊苷11.7%,葡萄糖30.8%,其余化合物因其不易溶解于流动相中或者含量太少,使得定量分析结果不准确,所以本文不能顺利确定其含量。
   最后,因甜菊糖苷的价值在于其甜味的开发利用,因此,研究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甜度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已知的甜菊糖苷具有8种骨架的化合物,其中在甜叶菊中含量较多且较常见为V型骨架,该类化合物约含有20多种以上。以蔗糖甜度为标准,Ⅰ型骨架、Ⅱ、Ⅲ、Ⅳ、Ⅴ、Ⅵ、Ⅶ、Ⅷ的化合物甜度范围分别为500~1000、700~2500、100~2000、40~250、0~800、100左右、1000左右、2400左右。甜度预测表明,化合物的甜度值随着取代基团数量的减少而增大,即化合物的空间位阻越大,其甜度值越低。在取代基的类型中,葡萄糖是每一个有糖取代基的化合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鼠李糖和木糖对化合物的甜度影响没有特别大差别,一般是木糖取代基的化合物甜度稍微大于含有鼠李糖基的化合物,而化合物的糖取代基数一般为两个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