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度视角下城中村社区居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基于北京朝阳区M村的调查
【6h】

制度视角下城中村社区居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基于北京朝阳区M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回顾

1.3.1 关于制度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制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1.3.3 关于城中村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研究

1.3.4 前人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北京市M村居民政治参与的概况

2.1 M村基本情况

2.1.1 M村简介

2.1.2 M村调查样本

2.2 M村制度的变迁与居民政治参与的变化

2.2.1 制度的初建与居民政治参与的初始化(1949-1956)

2.2.2 制度的偏废与居民政治参与的无序化(1956-1978)

2.2.3 制度的改革与居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1978至今)

2.3 M村居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2.3.1 政治参与意愿逐步增强

2.3.2 政治参与范围逐步拓宽

2.3.3 政治参与渠道逐步丰富

2.4 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M村制度的缺失与居民政治参与的困境

3.1 M村制度因子分析

3.2 M村居民政治参与的主体困境

3.2.1 社区精英阶层流失,参与能力不足

3.2.2 消极政治心理固化,参与意识淡薄

3.3 M村居民政治参与的结构困境

3.3.1 制度供给需求失衡,参与程度不够深入

3.3.2 制度功能发挥有限,参与领域不够广泛

3.4 M村居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困境

3.5 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M村制度的建构与居民政治参与的改善

4.1 政府与体制:创新治理体制,优化政治参与环境

4.2 社区与规范:建立参与规范,引导居民有序参与

4.2.1 完善自治制度,营造政治参与氛围

4.2.2 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政治民主进程

4.3 居民与观念:接纳主流政治文化,摆脱消极政治心理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末,深圳、广州等城市率先开展城中村整治工作,随后各地政府也加快了城中村整治工作的步伐。2004年,北京首次提出“城中村整治”,此后北京还开展了集中整治50个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专项整治城乡接合部等行动。尽管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安、居住环境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城中村社区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受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地理位置、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城中村社区居民的政治民主权利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治参与程度仍受到很大的限制,政治参与意识还处于沉睡状态。在影响城中村居民政治参与的因素中,制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制度的视角来研究制度对城中村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本文以制度为视角,以北京市M村居民的政治参与为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城中村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居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制度因素,并从制度层面来寻求改善居民政治参与困境的实现路径,从而为北京乃至全国社区发展提供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