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言

第1章国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

1.1古代形成的一些禁忌禁规

1.2资本主义前期出现的食品安全性种种现象和问题

1.3近代国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1.4二十世纪末叶食品安全性的新特点

第2章目前国际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措施

2.1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2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2.1美国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体系

2.2.2美国联邦食品质量安全组织机构

2.2.3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2.2.4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监控的具体措施

2.3欧盟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3.1欧盟食品法

2.3.2欧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2.3.3欧盟食品质量安全监控措施

2.4加拿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4.1加拿大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2.4.2加拿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5匈牙利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5.1匈牙利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2.5.2匈牙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2.5.3匈牙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调整

2.6日本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6.1日本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2.6.2日本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3章我国食品行业质量管理现状

3.1我国食品质量及管理现状

3.1.1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情况

3.1.2五类食品专项抽查和调查情况

3.1.3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

3.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3.2.1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的原因

3.2.2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4章我国食品工业如何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4.1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4.1.1贸易技术壁垒的由来

4.1.2贸易技术壁垒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4.1.3世界贸易组织涉及贸易技术壁垒内容的有关协议

4.1.4美国、欧盟、日本贸易技术壁垒体系

4.1.5贸易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1.6贸易技术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4.1.7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4.1.8冲破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1.9充分运用技术等手段巧妙合法地保护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

4.1.10努力培养一大批熟悉WTO/TBT的专门人才

4.2中国食品工业如何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4.2.1组织融入世界食品市场的“联合舰队”

4.2.2坚定地深化企业改革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4.2.3构筑具有东方食品特征的民族食品体系

4.2.4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保持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源动力

4.2.5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传统食品方便化现代化

4.2.6研究和利用WTO的协议和规则做好应对工作

4.2.7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

4.2.8强化对食品工业的宏观管理力度

第5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种类表现及检验技术

5.1食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5.1.1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5.1.2食品质量安全的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

5.2化学物质的毒性概念与饮食风险概念

5.3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

5.4新型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

5.4.1基因食品

5.4.2强化食品

5.4.3纯净水

5.5食品质量检验技术

5.5.1高效液相色谱法

5.5.2气相色谱法

5.5.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5.4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5.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5.6高效毛细管电泳

5.5.7微机极谱法

5.5.8其它方法

第6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6.1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6.1.1原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6.1.2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

6.2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6.2.1氟化物

6.2.2煤烟粉尘和金属飘尘

6.2.3沥青烟雾

6.2.4酸雨

6.3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污染

6.4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6.4.1土壤中酚、氰残留对作物的影响

6.4.2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6.4.3化肥

6.4.4农药

6.4.5污泥

6.4.6垃圾

6.5放射性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6.5.1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6.5.2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6.5.3关于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第7章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1.1食品添加剂概况

7.1.2人体摄入的食品添加剂

7.1.3食品添加剂的毒性与危害

7.2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2.1食品中农药残留污染途径

7.2.2食品中农药残留量

7.2.3膳食农药残留量摄入及危害

7.2.4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措施

7.3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3.1兽药对食品的污染

7.3.2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7.3.3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7.3.4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措施

7.4重金属等元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4.1食品中镉的污染

7.4.2食品中铅的污染

7.4.3食品中汞的污染

7.4.4食品中砷的污染

7.4.5减少食品中金属污染的措施

7.5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5.1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物来源

7.5.2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及人体摄入量

7.5.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7.5.4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危害的措施

7.6其他化学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6.1多氯联苯(PCBs)

7.6.2 3,4-苯并(a)芘[B(a)P]

第8章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

8.1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人类食物链

8.2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控制和社会管理体系

8.2.1改革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8.2.2就食品安全性进行完整的立法

8.2.3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推行认证制度

8.2.4大力推行各种实用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南

8.2.5建立食品安全质量监控监测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8.2.6加强食品安全控制队伍的建设

8.2.7 广泛应用风险分析原则

8.2.8建立严格的化学品药物管理机制

8.3全面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8.3.1以人为本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8.3.2“市场准入”的门槛作用

8.4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8.4.1充分认识和把握食品风险的各种来源

8.4.2膳食结构和饮食方式要讲科学

8.4.3购物的安全性意识

8.4.4家庭制作中的食品安全性

8.5其他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8.5.1加强食品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一支专业检测队伍

8.5.2加强食品流通的监管

8.5.3对食源性疾病风险实行环境全过程控制

8.5.4保护食物生产的生态环境

8.5.5引导饮食结构改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8.5.6保护社会中的敏感幼弱人群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含论文、获奖等情况)

展开▼

摘要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国际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受到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相当严重,食品加工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用原料和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活动屡禁不止,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等有毒、有害食品屡见不鲜,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直接危害着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安全.2001年下半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6万余家生产大米、小麦粉、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产品的企业开展了专项调查和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其结果显示,5类食品的平均合格率仅为59.9%,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生产条件,五分之四的企业不具备成品检验能力或产品出厂不检验,很多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混乱,甚至有的企业为利益驱动,故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中国已经加入WTO,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的食品进口.因此解决好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出口创汇.造成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如企业规模小,管理混乱,大部分是作坊式的,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技术素质低;有的道德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低,见利忘义,故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有新技术带来的原因,如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等;有政府监管不力,部门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中国食品检测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等原因.该文从分析这些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些措施和对策.如分析研究当前社会人类食物链,并对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建立高效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尽快提高中国食品监测水平,解决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

著录项

  • 作者

    化明利;

  •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福荣;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82;
  •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非关税壁垒; 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