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鉴证风险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注册会计师鉴证风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2.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范围

1.2.2.研究方法

1.3.前人成果综述及本人所做工作

2.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概述

2.1.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2.1.1.国家证券主管部门

2.1.2.证券业自律组织

2.1.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2.2.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

2.2.1.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作用

2.2.2.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的法定业务

2.3.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分析

2.3.1.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层次性

2.3.2.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3.1.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影响

3.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原因分析

3.2.1.会计背景

3.2.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因素

3.2.3.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因素分析

3.2.4.执行层面上的因素

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探析

4.1.关联交易

4.1.1.关联购销业务

4.1.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4.1.3.计收资金占用费

4.1.4.托管经营

4.1.5.合作投资

4.2.利用会计政策的不完善之处

4.2.1.变更会计核算方法

4.2.2.利息资本化

4.2.3.潜亏挂帐

4.2.4.巨额冲销

4.2.5.利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空白

4.2.6.利用会计的不确定性,提前或递延确认收入与费用

4.2.7.其他

4.3.获取地方政府支持

4.3.1.地方财政补贴

4.3.2.降低税款

4.3.3.减免利息

4.3.4.给予资产价值方面的优惠

5.注册会计师鉴证风险防范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5.1.注册会计师鉴证风险防范的对策

5.1.1.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勤勉尽职”

5.1.2.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5.1.3.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5.1.4.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

5.1.5.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5.1.6.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5.2.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的建议

5.2.1.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环境

5.2.2.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者的专业素质

5.3.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

5.3.1.建立科学、有效的上市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的利益均衡机制

5.3.2.完善或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规

5.3.3.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5.3.4.加紧执行深入上市公司的检查制度

5.3.5.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管理

6.“红光实业”案例分析

6.1.“红光实业”案例背景

6.2.中国证监会调查并处罚

6.3.注册会计师过失行为分析

6.3.1.注册会计师对红光盈利预测审核失误行为分析

6.3.2注册会计师审计红光前三年财务报表的过失行为分析

6.3.3.注册会计师对1997年年报审计过失的行为分析

6.4.案例结语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该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国外盈余管理发展的沿革与现状分析,从会计背景、企业制度、国家有关政策等的我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探讨,进而分析这些盈余管理行为给起中介鉴证作用的注册会计师带来的哪些影响和风险,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业务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建设及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实现中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给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的案例分析,增强该文理论分析部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基本原则,更充分认识注册会计师防范鉴证风险的必要性,同时突出MBA学位论文理论与补紧密结合的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曾德荣;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伦渠;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财务管理;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鉴证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