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中士兵的艺术形象塑造与演唱研究
【6h】

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中士兵的艺术形象塑造与演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四)创新之处

一、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的概述

(一)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创作团队

(二)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剧情结构

二、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艺术特征

(一)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音乐特征

1.三大段落出现三种不同的音乐形式

2.不同乐器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二)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创作手法

1.剧中主角没有相应的唱段

2.剧中角色仅有单一的经典唱段

3.剧中运用虚实交替的表现手法

4.剧中运用三个回忆片段描写士兵三种心境

(三)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社会影响与艺术价值

1.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社会影响

2.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艺术价值

三、士兵艺术形象塑造

(一)士兵的自我艺术形象塑造

1.入伍日记

2.成长日记

3.退伍日记

(二)士兵身边人对士兵艺术形象塑造

1.恋人

2.连长

3.战友

4.母亲

(三)舞台技术对士兵艺术形象塑造

1.舞美灯光

2.舞台道具

3.服饰造型

四、歌剧中与士兵相关联歌曲音乐特征与演唱处理

(一)恋人情怀——《芦花》

1.《芦花》音乐特征

2.《芦花》演唱处理

3.《芦花》情感把握

(二)部队生活--《军营四季》

1.《军营四季》音乐特征

2.《军营四季》演唱处理

3.《军营四季》情感把握

(三)战友情深--《再见吧,班长》

1.《再见吧,班长》音乐特征

2.《再见吧,班长》演唱处理

3.《再见吧,班长》情感把握

(四)慈母深情——《战士与母亲》

1.《战士与母亲》音乐特征

2.《战士与母亲》演唱处理

3.《战士与母亲》情感把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歌舞剧《一个士兵的日记》以士兵内心独白讲述自己日记的方式串联全剧,展现一个士兵从参军到退伍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该剧取材于火热的军营生活,士兵虽然是主角,却没有一首自己的唱段;而扮演剧中主要人物的著名歌唱家虽然有精彩的唱段,却都是配角。因此说,这是一次歌舞剧形式与内容的新探索、新尝试,也是一部音乐性与戏剧性高度相结合成功的代表作。作品于2004年总政歌舞团专门为参加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而精心打造的一部具有极强视听冲击力的歌舞剧,由著名编导张继钢任总导演、著名作曲家印青任艺术总监,作品一经问世,不仅在全军、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也引起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随着该剧的火爆走红,剧中许多唱段《芦花》《军营四季》《我的家乡大平原》《士兵与母亲》等曲目也不胫而走,成为备受人们喜爱和追捧的经典歌曲。研究该歌舞剧的创作特点与音乐特征,尤其是通过深刻分析剧中人物内心独白与经典唱段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期探悉剧中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